未成年人性德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4385 浏览:150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代未成年人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大约占我国人口的1/4,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而当前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状况不容乐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因此,本论文以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作为研究主题,深入地进行探讨。本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四章的内容。第一部分(第一章)首先从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本论文的相关理论,是论文的逻辑条件|教育论文网|和理论准备;第二部分(第二章)在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举出当前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缺失现状,并从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为第三部分探讨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章)是论文的重点内容,在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需要和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发展的规律出发,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从整体上进行了规划,并依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对各个时期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夸大|教学论文网|做好各个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内容相互衔接的重要意义。这一切为探讨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指明了方向,对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三大途径,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上风,最后分析探讨了如何实现家【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途径
【论文提纲】:摘要2-4英文摘要4-8导言8-12第一章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相关概念的思考及意义12-21第一节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相关概念12-20一、未成年人的界定12二、道德、德育及道德教育12-15三、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15-16四、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发展规律16-20第二节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重要意义20-21一、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20二、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20-21三、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1第二章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缺失现状及其原因分析21-31第一节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缺失现状22-25一、价值取向的世俗化22-23二、品德表现的游离化23三、社会适应性的弱化23-24四、社会评价和交往的缺陷24五、违法犯罪率的上升24-25第二节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缺失原因分析25-31一、自身因素25-26二、外部因素26-31第三章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立31-39第一节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目标的确立32-35一、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目标确立的原则32-33二、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目标的定位33-35第二节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内容的确立35-39一、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内容确立的几个问题35-37二、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内容的分类37-39第四章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建设39-73第一节家庭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基础环节39-47一、家庭道德教育的优越性40-42二、家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42-47第二节学校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关键环节47-59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47-49二、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49-59第三节社会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性|教育论文网|德教育的保障59-67一、社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59-60二、营造和优化社会德育环境的有效途径60-67第四节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67-73一、实现“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必然性68二、“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作用机制68-70三、实现“三位一体”良性互动需要留意的问题70-73参考文献73-75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75-77致谢7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