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25060 浏览:117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但初中阶段也是心理最轻易出现不足的阶段。由于受家庭、社会等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自律性不强,初中生身上轻易出现各种心理不足: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人际交往,独立自主能力不强。特别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娇生惯养中逐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人际交流,不愿与人交往,形成人际联系障碍。更有甚者,有的连日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学校不能独立思索,处处依靠老师和同学。
二是学习不刻苦,意志薄弱。一些初中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差,再加上课程难度加大,学生又缺乏学习的愿望、意向和动力,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差,在学习上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导致成绩的下降。
三是逆反心理强。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很多学生不愿听以,甚至讨厌父母、老师的唠叨、劝阻,出现思想行为上的逆反。此外,一些初中生还有着极度自私、虚荣、任性等不良心理,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生理进展很快,心理变化也很快,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差,故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稳定的人格心理尚未形成。而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特点,意味着它不仅在智育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形成理想人格、塑造良好个性,达到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全面进展、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一、通过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的人物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

初中语文课本编排了大量反映祖国壮丽山河、物产丰富的,反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反映世界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勇抗外辱的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课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写作风格。
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民族的楷模,詹天佑、钱学森为祖国和民族创造了奇迹,《生命的作用》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写作的故事,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崇高的道德品质都会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意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留意对学生自私自利、逆反、胆怯、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教育学生学会自立自强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仅要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还要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使他们产生“唯我独尊”的狭隘思想,缺乏爱心、同情心,缺少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学生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布满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学习了冰心作品《小桔灯》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形象深深印在大家的脑海中。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我和小姑娘比童年》,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现在生活的幸福。通过这样的教学,我让学生熟悉到只有人人都懂得爱的气力,生命才会越来越珍贵,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学生也以中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自立自强,学会宽容谦让,形成刻苦奋斗、热爱劳动、勇于奉献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还应与生活接轨,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课外活动,把论述运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感受,去思索。如组织参加团体语文竞赛(辩论赛、知识竞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爱护环境、关爱弱者、关注社会中不良现象或榜样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展书信交流活动,拉近同学、父母、老师之间的间隔,进行心灵最真实的对话,消除误解,相互体谅;开展科技革新教学论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摆脱依靠思想。通过上述手段可达到消除学生孤独、冷漠、依靠、人际交往障碍等不良心理不足,推动教学论文健康人格的形成。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需要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掘资源,需要社会到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我们都要熟悉到人文素养的提高、人的全面进展、完美人格的形成才是教育的归宿。当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尊老爱幼、和睦相处,良好的风气自然形成时,润物无声的教育功效会自然显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