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误区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5027 浏览:159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语言文字敏锐感受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语言文字良好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20世纪20年代夏丐尊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指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学应该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一词至此为学术界所使用。关于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作过这样的解释:“文字语言的练习,我以为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觉。”根据两位前辈的述说,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语感——比较直接、迅速而正确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感。它是小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听说读写无以谈起,更不要说文学作品的欣赏了。

一、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有着的误区

误区一:偏重“读”,忽略“听”与“说”的练习。教师教学中偏重对课文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师范读或学生集体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一堂语文课下来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听读、听说、听写的“听”的练习,忽略对学生进行说见解、说感想的“说”的练习,学生听说练习的机会少了,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了,语感的培养也就无以谈起。
误区二:注重读中的“字正腔圆”,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语音的标准——“字正腔圆”和语调的“轻、重、缓、急”。缺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导致学生与课文的语境很难发生交流碰撞,产生共鸣,这就必然使得学生的语感只能停留于片面、肤浅、贫乏的基础上。
误区三:夸大“读”,忽视“悟”——细细地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语感是在语言练习中形成的对语言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能力。但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感能力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殊不知朗读只是品读语言的最初阶段,要想深入品味,就必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中丰富的内蕴。
误区四:重“读”不重“写”。部分教师熟悉上有偏差,以为阅读课与习作课是两种互不相干的课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留意渗透写作内容。即便与写作相联系,也只是在课文结尾处进行知识迁移,如布置学生做一段课外文章的理解题或写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短文章,以为这样就把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起来了,就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目的。还有的教师片面地以为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写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自然提升。于是重读轻写。甚至以读,导致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无法协调进展。
误区五:追求整洁划一的阅读,忽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别,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差别。《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倡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少教师教学中追求统一的阅读教学方式、统一的阅读策略。未给学生留下足够的阅读空间,以致学生的感受、领悟、体验都统一在标准方式之下。

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对策

语文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进展运用语言的能力。解决上述不足,我们以为应以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听说结合,注重整体练习

1,听的练习
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的练习,听读、听讲、听问、听辨等。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朗读声像带等作为“示范阅读”,让学生体味、揣摩、模仿,进行听读练习。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就必然会提高听话质量,形成正确的语感。
2,说的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说话练习。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如让学生用词造句,归纳、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谈谈“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让学生独立阅读,做到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拨,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激发其表达的,培养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对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进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余时间还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天天播报新闻。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当小记者采访等。组织学生介入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听说实践中获得语感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

1,丰富想象,激活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简笔画或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完成转变语言文字为“头脑想象”这一过程,弥补学生阅读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不足,激活学生情感,形成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段,在读者眼前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观景象。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场景,就需要激起学生头脑中丰富的想象。充分利用“表象”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异景的感性熟悉,促使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联系生活,诱发语感
培养语感只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7课《清澈的湖水》一课,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很多小鱼在游。看到小鱼为她表演。她很兴奋。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很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感受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过去已经形成的生活体验:小浩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地发出了“哟”的声音,你平时惊喜时,又会怎样说呢?学生纷纷想到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

(三)“读”“思”结合,培养“悟性”

1,重视朗读练习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练习语感的基本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中得到感悟,练习语感。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