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练习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0925 浏览:45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说出了“读”的重要量。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读”的练习,通过读来理解、积累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其写作策略。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对读的练习仍没有真正、全面地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在一节课中,学生只读一两遍课文,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浅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就是学生的读,也多数缺乏明确的指导和严格的练习。课后作业大都属于写的练习。一篇课文教完以后,字、词、句、篇,似乎都讲到了,可是学生对课文本身还是不熟悉,印象不深刻。学生以教师那里听来不少知识,但对课文的语言和内容缺乏具体的感受,这样一篇篇学下去,学生既没有好好地读,事后更没有时间再读。学的课文虽多,却都成了过眼云烟,得益极少。那如何把“读”的练习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摸索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熟悉。

一、利用课堂时间反复练习

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要获得使用这个工具的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练习,能力是不能直接传授的。教课本里的范文,教师的作用是领路,知识固然是可以传授的,但总不如让学生自己探讨得来的深刻,而能力则只能由学生自己以反复的练习中获得。课文既然提供了语言的范例,那就应该引导学生去直接学习,去反复诵读、揣摩、吟诵。熟读深思,文章的内容也就逐渐消化吸收了。语言材料的积累越来越多,思维能力就越来越强,阅读和写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读,必须有时间。如今的小学生要学习很多作业,更要保证他们的娱乐和睡眠时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读,老师只做必要地讲解、指点、启发。现在的课文是结合儿童特点编选的,口语化教强,轻易理解,学生完全有可能把较多的时间用到读上来。

二、注重读的质量

课堂读书要注重质量。读书质量要看读者对文章语言的理解程度,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受过程,对文中运用语言文字记录事件,表情达意的规律与策略的掌握程度。要达到这一要求在课堂读书中就要将大纲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书要求,转化为师生的具体行为。字要读得读音正确,词要读得清楚连贯,句要读得通顺流畅,标点符号要读得情感分明。朗读要声音适度,再现文中情趣,默读要目视深思、品词析句,心有所悟、手有所记。
读书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备课时,在教学设计、流程安排时,要有质量意识,应先想到每次安排学生读书的目的和作用,这次读书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不要为读书而读书,要有目的、有效率。教师在课堂读书中的质量意识,是教师主导作用体现的具体反映,是提高课堂读书质量的保证。

三、留意读书的策略和形式

读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让学生通过读来悟出读书策略,这是读的练习的核心。在课堂读书中,要提高阅读质量,达到阅读目的,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传授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堂读书中随时向学生传授读词、读句、读段、读篇的策略,是提高课堂读书效率的长久之计。
读书形式是达到读书目的的桥和船。采取什么读书形式,要根据读书目的而定。切忌为了热度,而翻新花样。求于形式的变化而将各种形式都分派一遍:范读、领读、朗读、默读、齐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等。课堂上读书形式的变化,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兴趣,产生兴趣很快就会学会。教师在课堂上读书形式的采用,要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利用读书兴趣的产生。将服以教师指令的无意读书,变成主动的有意读书,以而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课堂读书,是培养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应该受到足够注视。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