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程,走出语文教学三大困境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23941 浏览:1079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之初,语文教学可能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一门学科,常常被戏称为鸡肋。很多人以为:语文教学把中国的孩子教的不会说汉语了。究其理由,是飘摇不定又模糊不清的语文学科性质界定、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教材内容、灌输式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僵化单一的评价方式和分数决定害苦了学生,也害苦了教师。可时至本日,固然新一轮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以试验到推广已历经近十年,新课程标准在不断修订中趋向完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但是,笔者在与不同省市的同行和学生交流中,仍深深的感觉到,语文教学仍被戏称为鸡肋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语文教学处境尴尬。

一、语文教学的三大困境

(一)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

在一堂语文课甚至一学期语文教学结束后,常常有学生抱怨:语文学习没有成就感,似乎仅仅多熟悉了几个字,读了些文章,既没有学到数理化的解题技艺教学论文策略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像学习史地生那样开阔了视野。同样是工具学科,英语似乎是一种实用性和可操纵性更强的工具,由于以语法到句法,知识系统而完整。实在学生困惑抱怨的背后,是很多语文教师的迷茫:语文教学是以培养能力为主,还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为目的?语文的读写听说能力能通过文本的学习就能够获得吗?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可教吗?

(二)语文到底怎样教

“语文最难学也最易学,你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得不了满分,花费再少的时间也得不了零分,而且学习效果变化缓慢。”这种看法在教师和学生间很普遍,因而语文学科的地位常被轻视。而很多语文教师以为语文是最难教授的学科,由于每篇文章都“各具特点”,作者的写作技艺教学论文“变化多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念“千差万别”,学科专家或者语文教学名师的理念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很难付诸实践或者适应自己。因此,教师和学生有一种无所适以的感觉:教师难以走进文本作者,走进学科专家;学生难以与教师和文本沟通,更不用说彼此交流产生共鸣。

(三)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该怎样体现?如何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的和谐进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串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当一篇文章被仔细解读以后,有时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随着对课文的一步步剖析,对字、词、句、篇的解读,课文不知不觉中成了经典,学生只可赞叹、膜拜,不敢主动评价更不用说质疑或否定;善恶和妍媸极端分明,学生只要绞尽脑汁搜刮赞美和批评的言辞往返答教师提出的和别人设计的不足就可以万事大吉。甚至有学生以为,上语文课不如自由的阅读课外书,语文学习无乐趣可言。教师们更是感慨:教材脱离生活,脱离学生经验,而且不同学生对同一素材感受不同。语文教学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领会新课标,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这三大困境产生的理由有多种,例如部分语文文本的选择脱离学生生活经验,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以及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其中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对自身角色和学生地位的熟悉是关键因素。对语文学科性质理解偏颇,就无法正确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就不轻易在语文课上得心应手的体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情感因素就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

(一)把握语文课程性质,恰当衔接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要求语文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恰当衔接。
首先,语文教学要恰当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联系。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但这种工具性更多的是指向学生内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不是仅仅接受知识然后再现知识获得高分。在希尔·贝克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中有一句话:哲学答案的重要量不在于他们能够被运用,而在于他们可以使我们把事情理解的更好。这句话运用到语文教学上也是行得通的。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应该是让学生更好的读懂文本、读懂作者,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高学生把作者、文本理解的更透彻、全面,把自己的见解表达的更清楚、流畅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基础,但不是目的,假如当做目的,师生就会陷入无边无际的知识漩涡,即使这种传授是系统化的,学生仍不免在学习之后觉得空空荡荡,前途渺茫。
其次,要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串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极其重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也曾夸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二是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有独特上风。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语文课要上的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感情,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带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的兴味盎然,获得艺术享受。”把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内容中,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似乎更夸大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布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深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优美淡雅、清丽委婉、崇高悲壮的美。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本,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记录、生动描写、深切感悟和独特的评判。曹雪芹著《红楼梦》增删五次,披阅十载,以诗自序说“十年辛劳不平常,字字看来皆是血”
教材中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课本中的经典作品,刻画的各种人物形象,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可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思想情感,为他们树立榜样和楷模,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界限,遵循正确的行为规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净化灵魂。语文教学固然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但是他更重视对生活的关注,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实在是与文本、与生活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就要求交流的方式、交流过程情感化。

(二)转变教师角色,教学相长

教师自我定位,自我角色的认定,决定教学方式和策略的运用,因此,语文如何教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角色认定。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对话者。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