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反思与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5733 浏览:201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完这一课,我愈发深刻地感悟到:知识与能力植根于情感,过程与策略提升着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了体验。这三者相互融合,不可割裂。语文课堂假如能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紧扣文本,互相渗透,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定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给当前语文教学泼点冷水
■伊川县城关二中张淑娟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无论在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过程、形式上,似乎都搞得有些“玄乱”,所以有必要给当前的语文教学泼点冷水。
当前,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被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三项目标中哪个是主要目标,哪个是次要目标。然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是新课改的“特点”而备受关注与青睐。无论教师的公然课,还是专家的探讨方向,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成亮点内容进行操纵。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被炒成语文教学的第一目标。这也难怪,由于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及探讨者都需要出“成果”,这种心态之下的语文教学和探讨假如再搞“知识与能力”就显得呆板落后。当大家的目光都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时候,真正重要的教学目标却被忽视或弱化了。
我们不妨先将“新课改”放在一边暂且不谈,然后静下心来问自己: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语文有鲜明的“工具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学好了语文的“字、词、句、文”,便可以运用这一工具进行交际和思维,在运用的过程中就会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提升。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衍生目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的东西。既然是渗透,就应该与所有的教学目标水融,有机统

一、而绝不能以统一的教学目标中生硬地分离出来。

“合作探究”是新课改要求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有些语文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与活泼”。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热闹与活泼”却走向了一条偏径,致使“合作探究”成了乱糟糟的课堂闹剧。
如有教师执教《天上的市井》一课时,字词的教学过程被大大压缩,甚至是一笔带过。但是对于所谓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超限度发散,甚至到了无边无际的状态,完全失去了对文本对作者的基本尊重。事后,有人请教执教老师: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答:学生积极探究,紧密合作,价值观多元化,就是我的目标,也是我教学的收获。对此我不敢苟同。学生们在这节课上连生字生词的用法都没有把握正确,课文也只读两三遍,就谈什么“探究成果”,这样的成果简直就是无根的浮萍!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只追求学生探究的“自由度”,完全忽视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这种语文教学的“空壳”现象,无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
鉴于此,语文教师对待语文教学必须要“洗尽铅华”,冷静地回到语文教学的起始位置,用平实的眼光对待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以语文学习中获益。
语文教学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郑州市回民中学王桂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人文性的界定是课程标准在确认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并夸大的,也是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明显不同之处。新课标完成了语文由单一性向双重性的转变,明确了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回归。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以进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具体主张是: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当是知、情、意的统一。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1995年6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弘扬人文,革新教学论文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钱梦龙1995年7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期待“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于漪老师以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运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练习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语文学做人”,抽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就会“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钱梦龙老师夸大,语文教学要“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健康进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应凸显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要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具体地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特质: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语文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要努力突出为学生进展服务的理念,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革新教学论文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点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假如过于提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有可能成为不伦不类的“教化课”。
语文是在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完成的,必须把掌握民族的语言文字摆在第一位。否则,它极有可能成为政治课、历史课、思想品德课,而唯独不是语文课。语文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练习达到对人的培养,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练习中贯彻人文精神,以而做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误区
■驻马店市第二实验小学张鸿雁

一、多元解读的误区

多元解读的体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最为突出的是:出于一种盲目的、幼稚的、无原则的反叛意识和逆反心理,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任意曲解作品的内涵和作用,并把这当做创造性学习的成果。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有一个学生说:“人的生命是何等宝贵,邱少云在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情况下,却活活被烧死,这样值不值呢?”教师本应就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可匪夷所思的是,教师对之竟大加赞赏。的确,一个课堂有多少个学生,就应有多少种声音。但并不即是可以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信口开河,故意唱反调,以显示对传统意识的“反叛”和“与众不同的独创”。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条件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否则,可能会造成学生极大的思想混乱,使阅读迷失方向,产生消极效果。

二、设疑导入的误区

某教育杂志刊登过一个这样的案例——关于《田忌》的教学片断。开始,教师让学生读课文题目,推想田忌、齐威王谁会赢。对此,学生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教师最后总结道:“到底谁会赢呢?请到书中看个究竟吧!”乍看这个案例,学生的体现确实出色,个性阅读、革新教学论文思维、自由言说等均有体现,因而被赞为“进展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不失为激疑引入的一种好策略”。有些教师不禁疑惑了:这样的设计是否属于一厢情愿?我们不是倡导课前预习吗?假如学生提前浏览了课文,这样的猜测还有必要吗?答案只能是学生在故意配合老师的“设疑导入”,并且配合得天衣无缝。

三、咬文嚼字的误区

《鸬鹚》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文中有一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有两位教师上这一课时,都紧扣句中的“抹”字做文章,通过换词朗读,潜心感受“抹”的好处。然而,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两个班的学生竟不约而同地质疑了同一个不足:既然渔人一开始那么爱惜鸬鹚,为什么在后文中却用了“抓”“挤”“甩”这么粗鲁的动作?学生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实在文章描写的着力点是在那消息适宜的气氛的营造上。假如我们的教师不在这一“抹”上做太多文章,而只需把这一“抹”定位在鸬鹚的练习有素与渔人的动作娴熟上,那么这文章后面的“抓”“挤”和“甩”或许也就不会显得这么扎眼,学生也就会更多地去关注课文中那种节奏明快的劳动美感。鉴于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出现视线不远、眼界不宽等情况时,看准时机巧拨妙点,为学生的纵深探究作“定位”和“导航”。
[1]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