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呼唤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12930 浏览:572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加强情感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知识和智力(即智商IQ)视为个人事业成功和进展的先决条件。而实践证实,没有情绪或感觉(即情商EQ)的作用,是无法取得成就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加强情感教育,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罗素说“一切科学本质上应该以心智启迪开始”,这说明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近年来把追求升学率,应付考试作为教与学的主要目标,以为认知价值高于审美价值,而不能较好地把智育与美育有机结合,情感教育逐渐淡化。特别是具有独特“情感特质”的语文课,也被单一而生硬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弄得支离破碎。
为了恢复语文教学真善美并存的本色,情感教育值得关注。
1语文教学呼唤情感教育
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课程,兼具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是一种情感投入,是一种将艺术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学科。它不仅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感情,它必须肩负着培养和进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但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练习,“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法仍根深蒂固,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没有了情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成了无血无肉的“木乃伊”。这种做法是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背道而驰的。语文教学必须注入情感,让情感教育充溢语文课堂。
情感教育是也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入选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大多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一篇文章,没有“理”就没有灵魂,而没有“情”就没有血肉。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无不抒发了美好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文章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无视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无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即便那些文学色彩较淡的文章,也都有着作者的情感所系之处。
遵循“情”这条固有的原则,是天经地义之事。有“情”,才能拔动学生思维的神经,撞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感情的潮水奔涌流淌。把气力集中在“情”字上,在教育中力图深入作品角色,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时的匠心,力求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重新“释放”出来,以情为先导,把人物形象之美、艺术境界之美,再现于学生学习的熟悉心理过程之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置身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沉醉其中,到达“忘我”境界,达到教学目的。缺少了情感,就会使这些文章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感场
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想法使学生产生熟悉上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创设某种情境,做到“以境育情”。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呈现活力,布满魅力,深深为学生所迷恋,其重要理由是她十分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感场。以情,充分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在丰富盛情,以而将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情趣盎然。如她教说明文晋祠,以要求每一位同学用一句完整正确的话快速地说出祖国的一处名胜古迹导入,于是教学就在洋溢着中华民族自豪感的热烈气氛中开始了。于老师利用学生的可暗示性,充分调动学生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悦和布满民族自豪感的氛围中积极地接受了综合性的密集练习。

2.1教学与导语、创设情境。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有着的情境。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教师一登上讲台,学生就会很快调节心理状态,把留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变,这时,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情感基础。

2.2用清新、动听的音乐创设情境。

学生喜爱音乐,而音乐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可以创设一种场景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美,更有兴趣学习语文。如在讲《春》一课时,可先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在,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引起学生对春天的畅往、思恋。

2.3利用幻灯、挂图、绘画的直观性,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意境。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借语言反映生活,那么讲解课文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彩图、学生手工画等,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学生感到一种特别的欢畅

2.4朗读传情。

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轻易使学生以优美的韵味和活动的气韵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受。如辛弃疾的《破阵子》,在朗读时一种建功立业的豪情便会油然而生,并产生高层次的感情共鸣。

2.5运用表演、游戏方式导入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教师为了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就要在备课时深刻地体验,把握课文体现感情情境。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表演作品中的人物来激发学生情感。如在语文第一册《天子的新装》一文中,让学生做成小道具,扮演天子、大臣、骗子等。学生表演后,天子的昏庸,大臣的趋炎附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大家的眼前。
3教师不仅通情还须明理
情感教育的终极作用,在于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教师不仅要以“情”感染学生,还必须以“理”启迪学生,有时学生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产生正确的感情。
例如课文《孔乙己》对其悲惨命运,有些同学是同情,有的气愤,有的可笑,还有极少觉得可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扶植正确的感情,排拆不正确的感情。指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阶级对立贫富悬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是势利、冷酷、虚伪的,这种社会环境再加上孔乙己自身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点,就决定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而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以及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由于课文中的情理,均蕴含在人、事之上,凝聚于诗情画意之中,以小见大,言近者远,咏物言志,借物抒怀……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理”,以“情”感染学生,以理启迪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错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也在纯净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铸就高尚的品德意志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