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4605 浏览:139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灵魂地位,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水融,是教师、学生、作者共同弹奏的一曲和谐美妙,动人心弦的心灵交响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丰富灵动的情感之弦,营造和谐愉悦、布满情味的语文课堂氛围?

一、因故事诱情

故事以趣味性强,语言通俗明快,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等特点被人们所喜闻乐见。课堂上用故事诱情,犹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就会情不自禁进入课文情境掀起情感涟漪。
1 口述故事。例如我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先讲《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故事。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顽石。这便是贾宝玉随身佩带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主要讲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联系。这顽石即天庭的神瑛侍者,来世前,曾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她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人间走一遭,用一生所有的眼泪回报他。这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身。正由于有这段前缘,在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的感觉;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些故事自然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2 听故事录音。教师可以课外资料中精选一至两个能反映主题的主人公的故事,或将本文故事的录音磁带在课堂上放给学生听,提出倾听要求。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主要写邹忌规劝齐王纳谏的故事。上课时,可将故事通过录音播放给学生听,给学生一种新奇的、先入为主的印象,避免因文言文的深奥晦涩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3 看故事光碟。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配音,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情感得到陶冶,思维得到提升。如教学课文《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时,可让学生观看《水浒传》中有关林冲、鲁达、杨智的故事光碟,让学生了解其人物的性格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于品读悟情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专心品味,就能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心灵相通,产生情感共鸣。
1 品悟用词的传神。如:指导学生学习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上阕,可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总体把握诗意,找出重点描写的景物,进入作者描绘的雄浑意境,品味关键、贴切的动词:立、怅、问,让学生放飞想象,串讲诗意,此时,一位高瞻远瞩、胸怀大志、面对祖国壮丽河山、心忧天下的伟人形象就栩栩如生了。
2 品悟句子的精妙。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学生初读后,教师启发赏析:密密麻麻的荷叶遮住了叶下的流水,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感觉到了月光的活动;“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形象逼真地展现出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
3 品悟意境的优美。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清幽恬美的画面,带我们进入一个完全融入大自然的优美意境。由于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诗人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时,无意间,悠然的人与悠然的山相遇,进人物我两忘的境界。“山气日稀佳,飞鸟相与还”,诗人碰到了南山,看到了“山气”,望见了“飞鸟”。这一句把静景化为动景,进一步升华了自然之美。因这自然之美,作者说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真意”是什么?作者没有说出来,让读者去思索,给读者以言尽旨远的想象余地。

三、借表演现情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课堂中的一场出色的表演,可以展现了学生丰富复杂的情感。提高了学习情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 角色表演。我上《维生素c的故事》这篇课文时,为了体现船队远航探险归来,回到荒岛上,重逢由于患坏血症留下来的生病船员,那令人惊喜的一幕,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感受他们的“又惊又喜”,有的学生用赞叹声来表示,有的用睁大双眼不敢相信来体现,有的却涌出幸福的泪花,学生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想象配以相应的语言、动作、表情表演出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 游戏表演。上课铃声一响,老师迈着坚定沉稳的步伐走上讲台,微笑着以口袋里拿出三张纸条,把学生分成ABC三组,选小组代表抽签。A组打开一看,得的是“兴奋”,B组得的是“愤怒”,c组是“忧伤”。老师叫每一组选派一位感情比较丰富的代表上讲台表演。A组同学有说有笑,还不时轻快地哼着歌,努力体现出自己的欢天喜地;B组的同学满不兴奋地走向讲台,一言不发;而c组的那位同学“哇”的一声“假哭”,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3 出断表演。教学初中课文《美猴王》,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卡通片《美猴王》后提问。
师:刚才我们兴致勃勃地看了《美猴王》,同学们仔细想想美猴王美在哪里?
生1:动作美。
师:以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2:他的山涧生活和跳进水帘洞的一系列动作,显示了他的活泼可爱。
生3:身世美。由于他是石头生的,很神奇,与凡人不同。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美猴王的美的几个方面,想想美猴王有哪些性格特点呢?谁来谈谈?
最后,老师让全班同学根据各人的喜爱学美猴王表演一个动作。这一出断表演,激发了学生的情趣,练习了思维,学生充分地展示了自我,将课堂愉悦、热烈的气氛推向。

四、以写作释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感外释的策略除向亲友倾诉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来实现。
1 写日记。一位学困生得到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无不感慨地在日记中写道:“敬爱的班主任,过去,由于我的考试成绩总分常排在班级倒数前几名,在老师、同学眼前总觉得抬不起头。直到您当了我的班主任,给我一种以未有过的温馨的感觉。您的爱,就像春风一样,温暖了我这颗多年受冷落的心,唤醒了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使我重新熟悉了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我不能辜负您的殷切期望,一定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报答您。”通过日记,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2 写读后感。《群鸟学艺》这篇文章讲的是很多鸟儿都到凤凰那儿学本领——搭窝,结果只有小燕子真正学到本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学一样本领要虚心、耐心,否则就什么也学不会。学课文后,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先谈谈,再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3 写观后感。一位学生看完《张恩德》这部影片,写道:影片中,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来自他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来自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同时,也来自观众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
总之,要让语文课奏响动人心弦的旋律,教师就要以情。适时有效地拨动学生丰富灵动的情感之弦,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中推波助澜,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