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18839 浏览:830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质疑;教学情境;学习氛围;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08(B)—0050—01

一、设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并渴望及时释疑。这时,假如教师尊重他们学习的意愿,学生就会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反之,则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效果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足,让学生带着不足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不足:“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往瓶子里放石子,使水上升,然后就能喝到水了。”至此,作为传统教学而言,不足就解决了,但此时我继续提问:“向瓶子里放石子,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不足一出,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有的说乌鸦能喝到水,有的说乌鸦不能喝到水,有的说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当瓶子中的水未几时,即使往瓶子里放再多的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实践证实,通过进一步的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介入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索、浅析不足的有效对策,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它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如,在教学《两只鸟蛋》一课时,我事先将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教室里挂了百鸟图,鸟儿有的展翅翱翔,有的玩耍嬉戏,有的在跳着优美的舞蹈……上课时,我出示自制的课件。动听的鸟鸣声,色彩鲜艳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我趁热打铁:“同学们,你们想和这些美丽可爱的小鸟做好朋友吗?”学生们说:“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对待小鸟的吧!”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创设宽容的学习氛围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教师真诚鼓励和启发学生,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比如,教学《忆铁人》时,初读文章后,有学生以为铁人高傲自大。教师没有责怪该学生,而是笑着对他说:“你敢讲真话很好。不过,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好吗?”学生说完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不足,让学生仔细读书、思索并回答。在结束讲读时,再让学生讲讲对铁人的印象,讲讲现在和开始的熟悉有什么不同。总之,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作出激励性的评价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在进行评价时,尽量以鼓励为主,不以成败论英雄。由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理解到位,当然要赞扬鼓励;学生理解有所偏差,也不能全盘否定,应顺势引导,使其获得正确的认知,终极也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联系,巧妙引导,善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的热情,以而让学生的自学能力迅速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