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主题构建板块式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3522 浏览:1065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这种方式着眼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主题内容的建构,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系统,有利于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
关键词:单元主题板块式语文教学

一、教学板块的构成

“单元板块”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即以语文教科书本身呈现的一个单元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作用板块,这样每一册教材有几个单元,安排了几个主题,就有了几个作用板块。围绕单元主题让学生读整块文章,通过反复读、联系读,以整体上把握整个单元课文。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连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紧扣单元练习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使单元“字词句段篇”整体运行。
以纵向看,“单元板块”是指在每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教学内容、练习重点、教学结构板块化。这里的“板块”。实际上是指在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完成整合后目标的需要,划分为若干个较大的组块进行教学。每一个组块内部应当有明确的整合目标,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可操纵的学生练习和教师指导,还应当有围绕目标的反馈环节。它有别于传统的“线”形教学思路,是在整合思想的牵动下,融合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理念形成的学科教学方式。我们构建的单元教学操纵方式是“导读——教读——自读——实践——总结”这样五大板块。这个基本程式反映了单元教学的科学程序:确定目标——整体感知——典型示范——触类旁通——课外延伸——以读带说——以读——检测反馈。它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练习的连续性,也反映了教学进程的动态性,做到了教读与自读、阅读与写作、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教法与学法、学习与检测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事物的规律,符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二、板块方式的操纵

(一)导读
导读,就是起导入的作用。是每一个作用板块学习前的“入门课”或“起始课”。语文新课程编排的特点是在每组课文之前,都设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本组教材的练习重点,提示学生学习策略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个总体了解。单元导读课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
导语:让学生通过读单元导语,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学习任务,如单元的练习重点,应该掌握的学习策略等。
课文: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单元的所有内容。感知要学的是什么,以不同角度说说文中某一段的细节描写,文中人物特点,文中独特的写作风格等。
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后,启发学生应为本单元学习做些什么准备,查找哪些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再查找相关资料、推荐相关书目等,拓宽视野、开发课程资源。
作业: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给自己留的长期作业。如:拓展阅读;搞社会调查;开名著研讨会等。时间以一周到半月为佳,这样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收获。
(二)教读
教读是单元教学的第二阶段,属典型引路阶段。基本任务是通过教师解剖一两篇课文,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到阅读同类主题文章的策略。精读课文可分如下四个板块:
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始,教师让学生充分自读,读通、读懂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谈感受、谈理解,哪怕是肤浅的,只要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深读。“深入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要达到这要求,学生须精读课文。在深入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奇思妙想,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思索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研读品读,深层体悟。人教版选编的精读课文中,有一批涵义很深的课文。这些课文不仅有表层的描述,更有深层意蕴。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时,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和品读,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当然,对于内容浅显的课文,就不必采取这一教学步骤了。
熟读成诵,尝试运用。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其用意在于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初步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为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三)自读
单元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自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内自读。学生在教读课中已阅读过相关主题的知识和策略,每篇自读课文前又有“自读提示”。因此,自读课的教学应以学生牢牢围绕“自读提示”中的关键不足展开。分两个板块进行:
略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中的不足往往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因此,教学中,让学生自学字词,带着不足自读课文,个人思索、分组或全班讨论。
再读课文,感受思想感情和深层含义。“提示”中还有不足是对课文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或深层含义提出来的,所以让学生带着这个不足再读课文,然后在组内或班内进行讨论。
略读课的教学形式当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为主。每个学生的自读方式也可因人而异。为保证自读效果,教师可用巡回辅导、抽查阅读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四)语言实践课

语言实践,包括口语交际、作文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结束是学习的延伸。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话题、有待深入探究的不足,或就单元的主题巧妙引申,使之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外作业。如在教学“人间真情”这一单元时,教师布置学生在课下搜集和阅读体现人间真情的诗歌、散文、报道,歌曲、图片、摄影,调查发生在本地区、本学校甚至本班的人间真情的故事,体验自己与父母和家人的亲情,后两类要写成文章。本单元结束,老师安排了以“人间真情”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文章并朗诵出色的片断,讲述感人的故事,表演体现人间真情的小品等等。这就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2.口语交际。人教板教材中每一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一般都是围绕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教学中,我们体现口语交际听说双方的互动的特点,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可与综合活动紧密结合,做到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充分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作文教学。人教版教材习作内容也跟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因此作文应该让学生学会真实观察世界,专心灵感悟人生,流淌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可分为以下板块:
(1)拓展阅读。围绕单元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查阅各种教材或其他资料(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上网搜索相关文字、图片)以待交流,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熟悉。
(2)体验生活。学生由对文字的关注转向亲身体验生活。活动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又正视学生的差别性,开展多样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进展。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