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31875 浏览:1459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逐渐趋于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主体性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建构主义论述以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能够充分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结合课文阅读,学会利用阅览室、图书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实际上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运用身边的有利工具,来进行自主的预习阅读文本,以而对其有个整体的了解,并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发现不足,自主解决不足的能力。教师想要学生自主动手去实践、查阅资料,需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轻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构建适合学生身心进展,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以而逐渐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教学诗歌《长征》时,首先向学生展示长征的图片、故事先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提出不足:你对长征的故事了解哪些内容?请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或者举办“长征”知识竞猜,激励学生的自主介入性,这样以活动、不足和故事的形式,诱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长征的相关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不足意识,诱导学生的自主性

不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的基础,同时更是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最佳途径,下面谈一下具体的不足意识培养实施策略。

1.在欣赏过程中发现不足,感悟并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教学内容最为常见的即为: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启发、诱导学生发现不足,并通过深入的阅读欣赏来解决不足,加强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关键在于多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阅读文本,培养语感,以而深化其情感,激发自我内心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且又处于似是非是的状态时,提出不足,进而结合不足,再反复去阅读文本,寻找不足的答案,提高自我的语文修养。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在创设悲痛氛围的基础上,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反复朗读,并各安闲文中找到语言凭借,解决自己提出的不足,再通过读,把自己感悟到的情景表达出来。这样以阅读—提出不足—阅读—解决不足—阅读—提升语文修养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欣赏力。

2.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夸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案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教师起引导作用,做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与学生建立伙伴联系,推动学生自主性的有效进展,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去尝试、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的了解,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当然比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难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都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在此,教师还可以实施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尝试,即:“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教,以练为主”。推动学生的自主性进展,笔者以为高年级“基础练习”中的“字、词、句”练习都可以用主体尝试的策略实施教学,其主要理由在于,这些练习大都是为了温习,加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作为教学应放开手,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实践,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3.小组合作

小学生自制力有限,作为教师则应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介入性,牢牢捉住学生的留意力。小组合作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言,积极与成员做沟通,这样一来,对于不足的进展和解决就会出现形式的多样性,进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此,还可以举办“革新教学论文比赛”,看哪个小组发现不足、解决不足比较多,但是其条件是不足必须有价值,这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第十一册有一篇要求写人的习作,在学生自学要求和尝试选材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和“习作内容”两块组织小组和集体讨论,明确了习作要求。丰富了习作素材,并通过设立小组合作奖,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实施自主探究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系统”。为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做了小修订,几乎在每一篇课文后面都增添了阅读的延伸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图书室、走向社会、走出教材、走进书籍、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当然。学生课后的广泛阅读,教师既要在方式策略上加以指导,还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普及,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那么,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构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以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宇.语文教育学新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论述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张悦群,朱旭东.阅读教学的优化探讨与阅读心理机制的介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
[5]朱江.浅谈美国阅读教学策略的变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