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3004 浏览:1060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四)建构性。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是一种建构性活动,语文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于漪就曾提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是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以为教“文”是语文教学的硬任务,“育人”不过是招牌或幌子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在其《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中,提出了语文教学与美育相结合的观点:必须以人的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观念,语文教学的“元不足”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人的不足,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对自身的本质真正占有的不足。因此,范佳华老师夸大,建构是语文陶冶式教学的终纵目标,由于陶冶式教学根本上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对完整人生的追寻与创造。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语文教育,其功能就在于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培养人生能力,在于推动教学论文生命个体的整体天生,建构完整的人。所以,语文陶冶式教学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吸取文化营养,充实生命内容,提升人生境界,达到生命与人性的全面觉醒。

二、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的对策

语文陶冶式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同构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提高语文及文化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实现语文教学“人的建设”这一历史使命的主渠道。语文课堂应该为师生创造这样一个具有内驱力的生命陶冶场,那里是学生精神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摇篮,是心灵栖息的家园。课堂在师生全身心地介入下,通过建立和谐交往的课堂联系、生态化的教学设计、体验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使语文课堂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个境界具有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师生沉浸其中,视通万里之外,思接千载之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情感被触动,思维被打开,经验被联结,强烈的生命体验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灵,课堂逐渐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对这种陶冶式课堂教学,范佳华老师做了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情境:陶冶式阅读教学的沃土

范佳华老师以为,陶冶式教学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律动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活动,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情动于中,在感情的发酵中酿出真醇的人格美酒,教师一定要挖掘课堂内的一切情感资源,创造较好的情境氛围,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1.用语言塑造情境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一节语文课有一个好的导入,正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范佳华老师在执教李煜的《虞美人》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一个情肠百结的性情中人,浑身散发着艺术的气味,他晓音律、善诗文、能字画,可是生在了帝王家,幸?或其不幸?当这位天子一朝沦为阶下囚,他那敏感细腻的心,又会有何感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据说它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这段导入把作者的先容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联系在一起,使师生带着这种深沉的情感背景进入这首词的学习。

2.用艺术渲染情境

情境具有丰富、独特、多元的特点。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情境都会因时因地而不同。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能调动起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唤醒学生的创造热情,推动教学论文积极情感的天生。范佳华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在陶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创造多元情境。
首先,充分利用插图、投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无声的语言图象化。在姿色各异、韵味迥异的画面中,为学生展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其次,还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如范佳华老师在教学《祝福》一课时,当教学进行到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时,配以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哀婉、凄凉的旋律加上教师布满感情的范读,使这个被冷漠的人性扼杀、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的悲惨的老人形象,再一次撞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黑暗、对压迫的愤恨,升华学生对苦难人生的悲悯。又如范佳华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课文学完以后,请同学听三段音乐——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经过讨论浅析后得出:固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优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经过范佳华老师这样的比较欣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握,而且也提高了对艺术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在音乐的陶冶中,进一步体味作者的情感。

(二)挖掘教材:陶冶式教学的着眼点

1.空缺点
在文学作品中,空缺是指作家有意无意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停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言外有意”之处,也是留给阅读者的可展开广阔想象的艺术空间。这是由语文学科特殊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最大特点是隐喻性、模糊性和多解性。接受美学以为,作品作用的不确定性和作用的空缺点,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主旨,以而赋予读者介入作品再创作的权利。引发思索,激起联想,是文学欣赏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而对作品中作用的空缺点的发现,正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学作品中作用的空缺点,大到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进展,小到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造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重宏伟的,这是由于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也就是说文学创作夸大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典型鲜明的形象,由此给读者造成一种意境,唤起他的想象力。文学作品犹如水面上轮廓清楚、晶莹透明的冰山,鲜明突出,生动逼真,引人去开发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必然有很多空缺点,值得我们在阅读中去探究去寻找,借此来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以找这种空缺点为“切入点”,通过这“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引领着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内部的世界,去探讨、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这些“空缺点”犹如火种,开采了它们,语文课堂便会呈现热烈沸腾之势,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会拥有巨大的张力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如范佳华老师在执教莫泊桑的《项链》时,课文中叙述玛蒂尔德以十年辛劳还清了可怕的债务后,开心地去和昔日好友打招呼,结果得知了那残酷的真相,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这个忽然的中断令人欲罢不能,思绪不由自主地展开,于是范佳华老师就在此设置不足:玛蒂尔德在听到真相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玛蒂尔德和她朋友珍妮是继续友好下去还是会分道扬镳?玛蒂尔德会要回原本就应该属于她的那挂项链吗?珍妮会念及多年的友情主动归还那原本不属于她的那挂项链吗?玛蒂尔德假如能够要回,那她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假如不能要回呢?……这里有太多的想象空间,而这些又都如同一个一个的谜团,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去思索。学生对这些不足很感兴趣,于是畅所欲言,课堂呈现出一片的“沙鸥翔集”般的局面。学生以这次对“空缺”的填补中,不仅饱满了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使学生对她的悲剧命运产生深刻的思索,以而对本真人生追求有了一个充分的熟悉,并且在今后的行为中不断提升自己生命的境界和人生追求。
[1]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