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中初中语文修辞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33461 浏览:1560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而语言修养的提高离不开修辞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修辞教学提出的目标是:了解常用的修辞策略,感受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一句话非常明确地对修辞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修辞教学和课文教学的紧密结合,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来理解修辞。
那么,什么是修辞呢?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漫谈语法探讨》一文中说:“修辞比如穿衣服。人体有高矮肥瘦,衣服要称身;季节有春夏秋冬,衣服要当令;男女老少,衣服的材料、花色不尽相同。总之各有所宜。修辞就是讲究这个‘各有所宜’。”换言之,修辞就是人们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交际时,运用语言手段加强言语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修辞在我们的言语活动中普遍有着,只要你写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其中就像必定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一样,也一定有修辞。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修辞教学,让学生接受修辞的熏陶,使他们逐步掌握修辞的运用规律,并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指导学生实践,使之循序渐进地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但在过去的修辞教学中有着不少弊端,比如重辨识,轻效果;多空泛评价,少具体浅析;重知识传授,轻迁移运用等。在教学中,只是指导学生辨认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格,而常常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修辞教学把修辞看得太狭窄,忽视了修辞这一言语现象的广泛性,即除了辞格之外,还有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不同语体的语言风格等,这些都属于修辞的范畴。对初中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能力的练习,必须融入到各项语文教学内容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反复的练习,修辞教学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们已开始思索:在新课程中,我们该怎样进行修辞教学?
语文学习不是只去学习它的“形式”和“规则”,而是要使学生善读、善写、善说、善听,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因而在初中语文修辞教学中,必须把着眼点由重“知识规则”转向“知识和能力”并重,由重“辨识”转到重“深入理解和把握”,并进一步延伸到“迁移运用”的指导上。
要注重修辞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材中修辞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所限,我们运用教材进行修辞教学时应该有一个统筹安排,使修辞教学和作文教学基本协调起来,一般来说,初一可以侧重于词语的锤炼和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知识的教学;初二重点进行句式的选择和对偶、反复、反问、设问等的教学;初三的修辞教学重心应放在“简明、连贯、得体”和不同语体、语言风格等知识上,同时留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修辞能力。
还要注重修辞教学的趣味性,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受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修辞教学策略:
(一)比较法。比较法是修辞教学中习用的一种传统的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学生赏析修辞的妙处、体味修辞效果的有效策略。运用比较法,我们就像建立了一个修辞实验室,在各种表达方式的相互比较中,通过词语、句子等各种语言材料的增、删、改、换等,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的表达效果就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以而使学生获得了一个清楚而鲜明的印象。
如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里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似乎日本看护妇。”一般情况下称花为“朵”,这里怎么称为“髻”呢?这么一思索,可以想象出一幅画来,便觉得树尖被白雪覆盖,树的样子确实像扎着发髻的女人,这个“髻”,便是拟人化了,形象描绘了树的娇态与神韵,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再如这一册《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可将“偷偷地”删去,用“长”字来替换“钻”字,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原句更生动,“偷偷地”修饰“钻”,体现小草不知不觉,贪婪地享受春天的恩赐,写出小草具有人的灵性。
(二)切境法。语境是判定修辞效果好坏的主要依据和凭证,语言材料选用得好与不好,主要就是看选用的语言材料是不是切合于具体的语境,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以修辞的角度看,语句无绝对的好坏之别,一切决定于对象、场合、目的。”因此,我们在修辞教学中,一定要留意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来阅读理解语文的能力和根据语境遣词造句的能力。
运用切境法进行修辞教学,一方面就是在课文教学中要讲解题旨情境是如何制约语言材料的选用和修辞手法的选择的。另一方面就是在课文教学中讲解各种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法的选用是如何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语言是思想的体现形式,运用切境法进行修辞教学,一定要留意语言形式是如何为思想内容服务的。特别是作家着意加工、匠心独运的地方,正是表达思想内容的关键之处,假如我们结合作品的题旨情景,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比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粗略看来,这个比喻很普通,但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浅析,就会发现它的精妙。讲这句时,可引导学生浅析:{1}为什么要用小摇篮作喻体呢?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在什么地方?学生可能会回答:形状相似,四周高,中间低平。这种情况下则可继续引导学生浅析:{2}四川被称为盆地,正是由于四周有高山,中间低平。为何课文里不用“盆子”作喻体而用“摇篮”?学生可能回答,用摇篮更合适、更好。继续追问:好在哪里?这就必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上文说:“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以其中晒着、睡着等词语就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一个熟睡的“婴儿”,这一圈小山则像“摇篮”一样看护着孩子,更体现出了“济南的冬天”的“慈善”与“温晴”。这样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学生就不难理解用“摇篮”作喻体的理由和妙处了。
(三)表情朗读法。经典作家作品的语言,往往不但表意精确,而且语言形式优美生动,学生通过对出色语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进展语言的连贯性,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即以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动词“穿”“向”的运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穿”极为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象中返乡时船行的轻快和峡窄流急的情态,“向”则表明诗人已以水路转到陆路,进而体现诗人在胜利后返乡的心切。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可谓句式变化的典范,它不仅有骈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也有散句(句式不整洁,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有长句也有短句;而且骈句散句、长句短句交替使用,富有变化很有新意。既发挥了骈句和短句的整洁对称、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特点和散句的变化多姿、无拘无束、自然活泼的特点,又不显得单调、呆板和散乱;既传达了春的气味,又有春的旋律和缤纷色彩。
对这些绘声绘色、生动传神的语言,要在修辞浅析的同时,反复地吟诵,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文章的情趣;要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让他们在表情朗读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受到美的感染。
(四)类比联想法。修辞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课题,特别是对修辞效果和作用的讲解,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通过类比联想法来加深对一些修辞手法的理解。例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中,“银蛇”、“蜡象”的生动比喻,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词中所描绘的美妙的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驰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总之,要转变传统的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策略,不仅要注重知识规则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策略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自觉得体地运用;以动态的角度,把修辞放到特定的语境里去领会它的语用价值,使修辞教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真正通过中学语文学习,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