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25205 浏览:1170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文性的丰富内涵,指出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针对中职生的相关特点,夸大彰显人文性有助于建构精神家园,为未来指明方向,以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渴望,推动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不断完善心灵,创造个人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生彰显人文性
语文作为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育人的文化。其课程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练习和思维进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运用能力,以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语文课程有效教学的评价内容,应以工具性目标的达成为主,兼顾人文性。

一、人文的涵义

《辞海》注:“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借助于意识和语言而有着,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和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它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言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人文知识大量产生并渗透于文学和艺术之中。毫无疑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其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广义是指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反映;狭义则主要是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是人文性的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母语和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人文性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

基于中职生对学习不够热情的理由在于基础薄弱、消极散漫,他们大多不指望在求学生涯中继续跋涉前进,往往把中职文凭当作学历的终点,因此缺乏动力,对前途几近丧失信心。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起学生的进取渴望,而人文教育则可以帮助他们重建已日渐枯萎的精神家园。这是由于,人文性关注与追求人自身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每个人都是具有自身价值的,这也是人的尊严所在。中职生具有的多种创造和进展的可能性只是处于潜伏的状态,需要唤醒,需要加以进展。教育就是把他们以自然状态中唤醒,使之发现人性的过程,他们会因此而找到改造自身的气力和源泉。尽管困难重重,但中职教学少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环境反倒显得宽松、自由,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不用拼得你死我活,教师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性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如前所述,语文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相关文本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培养学生对汉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文以载道,母语作品中所承载的重要的民族精神,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韧顽强、不畏困苦等优秀品质,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健康丰富的情感。文学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的诗意及良好的审美趣味,使之理解古往今来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真正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在人文教育的策略上切忌简单的“灌输”与“说教”,这也是由人文知识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文重在感悟,作为一种反思性、主观性和个体性的知识,它所期待的并非只是简单的掌握和运用,而是期望能够引起学习者真正的关注与思索。所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应是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认真体察人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多启发、多探讨,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进步。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成果无法量化考核,只能采用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方式,甚至有的时候不能指望人文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明显的影响或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人文的气力可以刹那间让人苏醒,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只能通过反复的有效的教育才能实现。“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此,中西方都对人文教育寄予热望,只是视施教内容不同而异曲同工。
还需要说明的是,彰显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并非撇开其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与根本,但没了人文性,语文便会成为僵化的文字和机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联系基本属于形式与内容的联系。以中职近况出发,应加强语文的双基练习,提高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并藉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开拓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质。人文性侧重于中职学生的精神建设,有利于他们在校的学习、做人,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职业进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目前教育缺乏人文气味的社会大环境下,彰显人文性更显迫切。通过人文教育为中职生建构他们赖以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进展的精神家园,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如此他们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更有尊严”。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