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改下初中语文某些教学行为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3800 浏览:90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新一轮课程革新教学论文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教学论文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浅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型学习方式下的师生联系与师生地位不足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同等互助联系,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要让学生“建构”。这些道理教师们都能接受。但在实验中,一些教师在转换角色时,不适度地由以前的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他们的理解是,学生是主人,学生是上帝,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于是乎,课堂由“一言堂”一下变为了“大放羊”,教师在课内是旁观者,是陪客,不能过多干涉,课堂秩序乱了,学生思维乱了,甚至出现了错误的结论教师也不过问或者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课堂完全放开,一些人以为这才是课堂的“开放”。
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固然长期以来课堂联系不足一直争论不休,单主体、双主体论也热闹过很久,但一些基本不足应该是清楚的。我们说,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联系是同等的,这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同等,指我们的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的人格,不能损伤其自尊。除此之外,其他各方面严格作用上说都不是完全对等的。课堂中师生双方的地位并不真正同等,主要是由于二者的职责、任务不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履行自己职业的责任与义务,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进展(当然也进展了自己,但主要是要让学生进展)。就课堂行为看,教师与学生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真正地“共同学习”,教师多半是对教学内容有了把握,有的是知道了结果,或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教师在教学总体上(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是要引导学生走的,只是收放适度,不要包办代替而已。课堂上师生同等交流、同等对话,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卸下自己的职责而失去其主导性。该“干涉”的要干涉,该纠正的要纠正,该限制的要限制,该“主宰”的要主宰。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但教师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自己“甘居人后”也是一种极端。由于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要计划者和安排者,而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又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不能说一讲“建构主义”,讲师生同等,讲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就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事实上,完全缺乏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课堂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话,学校、教师也许就没有有着的必要了。

二、合作性学习不足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然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以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间隔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留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有着的不足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介入,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对策;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实在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但假如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华,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三、课堂活动开展不足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笔者在听课中常常碰到一些这样的现象——一节课,必定要设计学生讨论的环节。讨论时学生情绪高昂,扯着嗓门吆喝,学生起哄声此起彼伏,而教师也往往而带微笑。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学生有开心,有兴奋;但没有笔记,没有思索,没有系统知识。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确实成了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准。执教者以“练习量多,学生发言积极”为满足,评课者也以“课堂情绪热烈”为赞语,双方刻意追求“热烈”、“活泼”,但扪心自问课堂里光热闹的活动行吗?
在语文教材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老师熟悉的片面性和理解上的表面化,当前语文课中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浮、随意、肤浅的局限于表面的热闹,缺乏明确的目的,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必须引起语文教学界的关注。我们必须思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进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如何更好优化学生的主任活动?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观检验,实现教学的,并不是装样子给人看。因此,当前应努力提高一线教师对语文活动的指导水平,将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质量,有效性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之间的联系。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并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因而,必须处理好继续与革新教学论文的联系,在对立的两极眼前保持必要的张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的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需要运动式、革命化的“改朝换代”。少一点行政干涉教育论文,少一点主义,思想和理念,多一点实实在在的理性东西,己成为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
(作者单位:河南省正阳县一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