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亟须弃形式求实效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16008 浏览:700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教育方式,并取得了喜人成效,但有的教师只求形式,摒弃实质。作者以为,唯有摒弃那些表面热闹而实质空虚的形式化表演才能落实贯彻新课改,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弃形式求实效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很多教师发挥各种教学手段以表达自己对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理解,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诚然,语文课程基本上否定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教育方式,其教学以理念、形式到策略都有了质的变化。如今的课堂,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了,课堂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师生的联系也融洽了。但随着教改的深化,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缺乏深层次理解的不足却日益暴露出来,他们的课堂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偏差。我以为正是由于这部分教师只是学到了新课改的“招式”、“幌子”,而非“精、气、神”,所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化表演。
新课改是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它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新课改的熟悉和贯彻。我以为,我们唯有摒弃那些表面热闹而实质空虚的形式化表演才能贯彻落实新课改,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具体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减少对多媒体的依靠,追求实效性

随着经济进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声画并茂、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走进了绝大多数学校,已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有些教师把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看做自己的“看家本领”和教学亮点,不管有用没用,一律用上,这于无形当中就把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读图课”或“电视欣赏课”,自然,课堂也就以过去的“满堂讲”演变为如今的“满堂放”。可以说,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及学生都不是课堂的主体,由于教师是被课件牵制着,而学生被教师限制着。长此以往,学生会出现视觉疲劳,更令人担忧的是,整堂课学生不用动笔,只需看投影,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索,答案就快速地展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势必懒得思索或不会思索。而这与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完全相悖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看到,很多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步骤、不足、答案完整地展现在课件上,教师上语文课只是努力地“引诱”学生走进预设好的“圈套”。有的教师甚至干脆把文本教学演化为影片播放,如用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断替代对文本《智取生辰纲》的解读。这样,在学生的印象中,杨志的形象就被定型化,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语言、想象及再创造很可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以为,如若我们再继续如此盲目地依靠多媒体技术,否则势将沦为多媒体的奴隶,终极导致自己主导地位的丧失。作为教与学的传递者,我们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合适的课件,使其起到辅助作用,进而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展现新课改的“精、气、神”,踏踏实实地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质量。

二、反对教学手段大杂烩,呼唤语文味

新课标要求我们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出发,以学生身心进展的实际出发,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对策,并且将这些对策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策略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呈现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态,进而使课堂教学达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策略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呈现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态。但部分教师曲解其意,以为多种教学手段掺和在一起便是“教学对策综合化”。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一味夸大课堂气氛活跃,一会儿朗读(其间串插范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又模拟情景表演;一会儿小组辩论,一会儿又演讲;一会儿看片断视频,一会儿又进行音乐熏陶,把课堂弄得如同舞台,如同演播厅,声、色、光影,一应俱全。诚然,热闹是有了,但收效呢,却是甚微。有探讨者在热闹非凡的《天子的新装》课堂后组织学生测试,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连课文的生字词都不会写,连最基本的词语都没理解,连极出色的词都不会品析,连文章的主题都理不清楚。
而不幸的是,这样的课堂并不鲜见。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文课而今逐渐演变成大杂烩,表面上看是出色纷呈,实际却是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偏离了语言文学的“自家园地”,已经异化为其他学科的“忠实保姆”,甚至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终极,语文课堂的温馨味没有了,学生的想象力变弱了,语言的品味能力丧失了,语文味消失了,教学的效果也越来越差了。
诚然,我们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篇课文究竟该怎么上才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但我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因材施教”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它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不管怎么样,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而就文本与活动的联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假如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创造新花样上,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就本末倒置了。

三、拒绝伪“对话式”教学,要求启发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夸大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对话式”教学,就用“一问一答”来展现。或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也有课条件问,课中提问,临下课又提问,课条件问的内容大多是有关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等,课中提问不少是一些诸如“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类的不足,临下课提问大多又是关于对本节课内容的回忆,几乎都是低级的重复和引不起深层思索的提问,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在并没有多少教学价值,更不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如此一来,“满堂灌”尚未远去,而“满堂问”这种伪“对话式”又遍地开花。
我听过《香菱学诗》的观摩课,老师先问了大量有关作者曹雪芹和作品《红楼梦》及香菱身世的知识性不足,然后提问:“香菱为什么学诗?”“香菱学了哪几首诗?”“这几首诗有何差别?”“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等等。这时,一同学忽然举手问:“老师,香菱学诗的内容在原著《红楼梦》中的题目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为什么课本不用原题目呢?我以为原题目中的‘苦吟’二字就很恰当,比教材中的题目好。”本来这是一次绝好的“意外火花”,但不知何故,老师抛下一句:“这个不足,我们课后再讨论。”不了了之,错过了一次真正自然天生的“对话式”教学。
我以为,这种“满堂问”教学,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得失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对学生只是一种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对话式”理念是背道而驰。这样,学生自身的独立思维、理性思索、创造潜能又怎能得以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呢?

四、杜绝形式化的“小组讨论”,加强指导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如用到刀刃上,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上课后,老师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在大多学生不太明白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马上进入主题,直接抛出若干不足,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叽叽喳喳”兴高采烈却漫无目的、信马由缰地讨论一番,几分钟后,教师又是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实际上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介入课堂,他们只是课堂的“听众”和“看客”。毫无疑问,其后的课堂交流也只是教师与极少数拥有话语霸权的尖子生的“互动”。这样的课堂,热闹的是气氛,冷却的却是学生思维。像这种“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讨论而讨论”的做法几乎使语文课成为“华而不实”的泡沫课。我以为,要使小组合作做到真正有效,教师必须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