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16800 浏览:7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探讨,指出首先应以增强学生的介入意识入手,其次要留意适时引导,善于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和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方式下,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以接受,渐渐对变化和进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也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而,我们提倡语文的探究性学习首先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始,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以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只有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感受。

一、以增强主动介入的意识入手,有目的地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这充分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同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介入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探究性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组成部分,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入手,必须做到以下一些。

(一)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天生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积极探究不足,提高解决不足的能力。因而我们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不足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策略,诱发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纵、去思索、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以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探讨实验设计中有这样的探究性活动:(1)猜猜演演,在游戏活动中学习;(2)赛赛练练,在小组合作中学习;(3)采采剪剪,在操纵实践中学习。这些活动更加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才会有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动手动脑中才会思索探究。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愉快,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二)给学生主动介入质疑的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而思索的起点却是疑问,“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以依附,思维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杜勃留波夫曾经说:“教师假如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有把教师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以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能是独立思索的人。”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灵敏,思索不足深刻,在思索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去探究不足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做到“三思”:(1)课前思索: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不足。(2)课堂思索: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3)课后思索: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索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

(三)创设自主合作的情境。

教师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习兴趣自然就浓郁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去探究学习。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拓展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差别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联系,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学生有介入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学习兴趣就来了,就会主动介入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资料,为介入做准备,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慢慢地在合作介入大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艺教学论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适时引导,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展

三年来我们进行了以《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探讨》为课题的探讨,主要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讨、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的探讨、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探讨三个方面展开。无论以哪一方面展开,都无法离开教师的适时引导。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策略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索中慢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采用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论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进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实施以下的对策。

(一)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

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不足,然后让学生来解答不足。而应以整体入手,在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课文由学生自己翻译。学生选用了小组合作翻译,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要我帮忙的地方,我才去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引导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学生掌握学习技艺教学论文和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2]这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方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策略,就有了主线,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就如鱼得水。

(二)把握课堂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

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收到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互助中能取长补短,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培养学习能力。如在互动、合作中创造竞争情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所以,我在班上经常开展自学比赛活动,如:记忆力竞赛、口头作文竞赛、速读竞赛、书写竞赛、查字典竞赛等,或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任务最多,或是在限定任务量的条件下看谁用的时间少。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所学习知识布满了兴趣,以至在欢乐中忘记了困难和疲惫。又如,我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分组朗读或表演等方式。学生在体现自我、评价别人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展。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自主分散和合作查阅信息,或在共同讨论中达到自己学习效果。在单元温习中,教师采用学生互相命题、互相测试的策略进行,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很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