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普通高校语文教学法课程定位思索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24372 浏览:108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要想给语文教学法一个正确的课程定位,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层第不足。第一层不足:谁学,学的目的?答案很简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专科师范生,为了以后以事中学语文教学而学。第二层不足:它的探讨对象是什么?当然是中学语文课程。第三层不足:立足点是什么?由于中学正在实施新课程,应立足于中学新课改,立足于中学教师实际。第四层不足:教学内容有什么?围绕语文教什么,怎么教等不足分几个板块,如:论述学习与研讨;范例讨论与交流;模拟讲课与互评;见习观摩与讨论。第五层不足: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论述和实践相结合的策略。由此看来,笔者觉得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普通高校(含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法课程应区别于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与为主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他的学科定位应立足于中学语文新课改;以中学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为落脚点;以论述和实践相结合为策略论;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增强自我反思、自我进展能力等,为中学输送合格语文教师为目的。另外还要结合本地区、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情况,当地中学情况等形成自己的特点。
下面就我院的语文教法课的课程定位谈一些熟悉。

一、课程目标

对于贫困地区的教师,教学理念的提高,实践示范的形成最为重要。要求语文教法课课程论述有一定的前沿性和超前性,实践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探讨能力及自身的持续进展能力,成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典范,并且能够在在新课程的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中发挥作用。

二、课程内容

四个板块的课程内容:论述学习与研讨;范例讨论与交流;模拟讲课与互评;见习观摩与讨论。具体要求:

1.关注中学新课改,提高学生教育论述素质

教育的支点,是理念和观念。作为中学新课改引领者的高校,通过教法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论述的最前沿。
让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教育进展的五大走势,即教育终身化、教育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要学习,更要学会学习,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要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需要。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那些为了就业而对学习有浮躁情绪的大学生无疑是当头一棒。在阅读《与名师为友》一书时,笔者发现广大的名师群体可以说都是“书迷”“书虫”,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几年来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余万字的教后记。正是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这些名师丰富了自己的学识,提升了教育理念,有了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基础和动力。可见,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培养师范生们牢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新课改的根本,由于他们是新课改的未来。
帮助大学生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教育基本观念以及语文课程新理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专业化的教师观,、科学、开放的课程观,进展、交往、天生的教学观等。随着语文课程教学探讨的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出现了新突破。例如,刘永康教授在其主编的《语文教育学》“目的篇”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即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了精辟地辩证地解说:以为工具性的本质即言语能力性,其核心是思维能力;人文性的实质即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语文科应以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二者相离两害,相融两利,必须实现言语个性与人文共性的统一。另外,语文读写听说智能和谐进展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观等课程新理念,对师范生将是很大的触动,他们必将弥补不足,全面进展。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学生人文及科学素养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韩雪屏先生主编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一书中也提出“语文课程具有广博的相关资源”。这就需要常常告诉学生,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家庭和社会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更是自然的课程资源,而且特别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就是活课本,教师的聪明、德行、人格和精神,其自身的各项素质,对中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另外,“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进展的走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革新教学论文的需要和方向。“教师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才能提升其专业水准与专业体现。”所以,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的科研能力,革新教学论新教学论文的勇气和能力等等都是教师的必备素质。这些都要求师范生予以关注,以便找出不足,随时充电,尽早规划,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将是未来教学的主要手段。所以,师范生收集信息,浅析信息,展示信息成了一项基本功。教学法是中文专业最后开的几门课之一,这时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几年的学习生涯,他们有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不少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科研能力。鉴于此,教法课可采用写小论文,做小课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练习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不但使学生学会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教学中,策略灵活,思维活跃,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与反思能力。当然,由于课时有限(周三),可以跟计算机课结合或利用培训课、选修课等,学习以普通教师能够预备的各类电子教材的制作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策略;录音、幻灯投影等教材的制作基础等。

3.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语文课程教学技能

目前中学教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夸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的培养。同样的不足也摆在大学教育眼前。中学一线老师常常抱怨,大学老师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教语文”。细究起来,“如何教语文”一语包含两层意思:语文课教什么(内容);怎样教(策略)。语文课教什么就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不足,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告诉我们:课本要教,社会人生也要教;知识、技能要教,经验、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要教。怎样教是策略不足,下面是我们教法课的几种课型。
①采取教学互动方式,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如就当前语文教改前沿不足进行讨论,教师是讨论的主持人,使讨论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介入的交互活动。再如,帮助和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的联系。可以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体现于课堂教学之中,或者在考试中以一定的分数体现。还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筛选和编制本课程的阅读书目,调动学生的投入感和介入欲。这些都可以视为师生交流和教学互动的有益形式。
②采取小讲课的教学方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利用教法课传统的小讲课形式,鼓励学生写出有革新教学论文的教案,课余时间自己试讲,然后登堂上课,全班学生模拟中学生,在评课过程中,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务实、真诚、客观地评价,避免形式主义。
③采取练习式学习方式,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为培养学生掌握语文教师基本功,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进行强化练习。目前,师范生的基本功令人堪忧,尤其是板书,全班几十人,字好的寥寥无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讲课的效果。通过练习做到读写听说智能和谐进展。
④采取见习观摩讨论式,突出课程的指导性。和中学建立伙伴联系,请中学老师给学生做示范课。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听课,做实习教师,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获得第一手的教学实践经历,写出实习笔记、教学实践的论文,可将此作为这门课的成绩。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名家的讲课录像。通过教学实践缩短他们的入职适应期,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岗位适应能力。
当然由于学生多,教学时间有限,实际上使课堂交流变得不现实或不可能。我们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采用多种途径给予实现。例如,通过设计具有可辩性的课堂讨论题,在教学中采用学生互辩的形式,这可以鉴戒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专辩论赛,以转变传统的讨论课方式。
总之,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要带上新课本,换上新观念,以培养语文教学技能,提高人文及科学素养为目标。只有这样,高校语文教学法的课程革新教学论文才能找到方向,新课改也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课题(项目):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新课改下高校中文专业教材教法课课程定位》,课题编号:S2009-059)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出版社,2005.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改前沿论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3]孙春成.中学语新教学论文学习课堂教学方式的构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董菊初.名师成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韩雪屏.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杜凤英张家口教育学院075000;茹成智张家口市第六中学075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