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和进展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26200 浏览:1197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也已经好几个年头,但是实施的效果又是如何呢?以各地反馈出来的信息似乎各地的语文教学还是或多或少地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与中考无关的内容,就根本不去涉及,甚至新课标中规定的诸如淡化汉语知识的教学等内容,在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看来,也已经成了语文课本中的一种摆设,哪还有时间去同学生一同讲析这些不足。基于这样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也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目前的初中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需要掌握的一部分内容,而这些不能掌握的内容就为日后考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无形之中设置了一道障碍。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进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切不能以应试教育为代价来桎梏学生的进展,扼杀学生的个性,否则只能禁锢自己的教学思路,留给自己的也只能是更多的遗憾。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怎样在语文教学中避免这些遗憾,以而达到“着眼于学生的进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一教学目的呢?
1知识的传授要具有前瞻性
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理念就是语文教学要充分着眼于’人“的观念,特别是着眼于”未来的人“的观念。而在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有不少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棒下操纵语文教学,根本不去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中考考什么,平时就教什么,根本不去顾及学生未来的进展,这种短视教育的行为实在是贻误后代。例如有关语音、音素、语素、音节等知识理应都在初中教学中涉及,然而由于汉语知识的教学在原有的”大纲“和新实施的”新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根本不讲,一旦有些学生碰到这样的不足,甚至出现学生去向英语教师请教的笑话。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把一些在初中学段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千万不能由于中考不考,或者考的份量不是很大而放弃这部分内容,也就是说对一些知识点的传授必须具有前瞻性。
有一次一个同学问我这样一个不足:”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这一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我觉得这个同学的不足问得很好,很有代表性,由于假如是单句,为什么又有”只有……才“这样的关联词语,假如是复句,那为什么前一个分句又不像是个句子。针对学生的提问我就针对这一知识点,向同学们讲清了假如句中有关联词语如何去判定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的不足,这样就让学生理清了单句中使用关联词语的作用主要是起夸大的作用,而不起关联的作用。通过这个知识点的讲授,同学们掌握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进展,千万不能由于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就放弃知识的传授,这样只能留给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不少的遗憾。
2能力的培养要具有意向性
语文学科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所包含的知识点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包罗万象,要想在短时间内就能把语文学好,我想恐怕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去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达到提高这些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由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知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得以进展,就必须捉住初中这个特殊的教学时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练习。比如我班有很多在写作上独具特点的学生,我就主动动员他们向报刊杂志投寄稿件,经过我和这些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些学生的写作能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三年就发表了数十篇文章,而这些学生在后来的高校录取中和人才市场招聘会上都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3思维的练习要具有多向性

在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思维的练习,不仅要练习求同思维,更主要的是要练习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我在执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时,针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提出了这样一个不足:请问同学们对这句话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同学们对我提出的这个不足很是感兴趣,但是又找不出更好的论据来反驳这句话。因此我就顺便找来一个让同学们口服心服的论据来引领同学们的思维,而这个论据恰恰又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材料,材料是这样的:
日前,48岁的笑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失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然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的唯逐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出错误、“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根本就不容许他有纠正的机会。
通过对这一材料的浅析,同学们挖掘出: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改正,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用牛振华因酒后驾车而身亡的事例来进行佐证,不仅论据确凿,而且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发人深思,令人警醒。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思维练习时应着重强化对学生多向思维的练习,要能以学生思维的定势中跳出来,以一个新的角度去浅析、探究。
4写作的练习要具有思辩性
随着高考作文命题趋向的日趋稳定,中考作文也将日益呈现出高考作文命题的某些特点,作为一名在作文教学中已取得一些成绩的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固然非常看中记叙文的写作练习,但最近今年高考作文的某些特点也成了我关注的焦点,所以我特别注重探讨高考作文。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色纷呈。不过我发现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作文题,都体现出作文设计的美学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特点,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作文文题设计的思辩性。2003年的全国作文卷,2004年、2005年的江苏作文卷,都很明显地凸现了这一命题特点。基于这样的作文命题走势,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也日趋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因此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留意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思辩性,我不少在高考中语文考得出色的学生都提到我在初中阶段对他们所进行的关于作文思辩性这方面的练习,感触很深。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认真的探讨和探讨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千万不能以应试教育为代价去牺牲学生的进展,扼杀学生的个性。我相信在新课改的猎猎劲风中,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能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方向,一定能把培养“未来的人”的进展作为我们教学的主旋律,也一定能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可持续进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