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在反思与觉醒中寻求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理想方式科技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7445 浏览:195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及其形式,接下来以我国的浙江大学为例,分析并讨论了浙江大学在三个历史分期内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后又结合浙江大学组织结构的改革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关键词】组织结构;矩形;学部制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采用不同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形式,对于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究竟有没有一种高效、理想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及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形式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配合方式,或者说是高校组织结构的构成、排列与组合状态。它通常是由两个方面的多种层次的部门相互交叉而构成:纵向上是学校——学院——学系(所、室、中心)等行政性部门,横向上是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等学术性部门,这些纵向的层次和横向的部类在整体上相互交织构成矩阵网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络体系。就我国高等学校来说,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五种形式: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学院制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

二、浙江大学组织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1.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建国初期浙江大学院系调整前采用“校——院——系、所”模式,调整及学习苏联经验后采用“校一系一专业、教研组”模式。这一组织结构的改变,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需求量不大的情形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到后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组织结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显现出涵盖面少等问题,大学的结构及教育内容显得过于单一。特别是,这一时期的模仿苏联的组织结构改革,导致了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我国各高校的行政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阻碍了研究创新的进行。
2.八十年代末期的综合改革。1988年,浙江大学推进由“专业办学”转变为“系办学”,实行系办教学。即系必须对招生、分配以及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领导,负责制订培养目标和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同时,系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成立直属教研室和教学实验室,以促进师资从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系办教学、所管科研的双层运行机制使浙江大学的科研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活力。同时,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不利于新的研究问题的生长和权力责任不明确等。
3.四校合并以来的组织结构。1998年9月,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今日的浙江大学。新浙江大学具有20个学院,7个学部。新学院在管理体制上具有以下特点:校院两级或校院系运行模式;一个校区设置多个学院,弱化校区概念;学院实体化,使学校管理重心下移。为便于交流,学校在学院之上,设立社科学部等7个学部。学部非行政机构,而是由教授组成的学术机构,承担对外学术交流、对内学术活动的功能。此外,学校鼓励建立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等;研究所在院系中交叉,教师可来自不同院系。这一时期,浙江大学的组织结构改革应该说是向着科学化的方向迈出了积极的步伐。它促进了权力重心的下移,推动了教学、科研人员参与管理。

三、对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反思

1.以学院和研究所为对象的权力的下放,是一种最优解,还是一种过渡模式?2002年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提出科研管理最有力的、运行最有效的组织实际上是课题组。他认为“如何建立面向问题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己经成为大学研究组织创新的重要问题”。我们从浙江大学四校合并以来的发展已明显可以看出它确实做出了一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努力,带有矩阵结构的影子,它也符合了国际上一些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改革的趋势,至于它是否能走出行政权力的约束,走向学术自由,还需时间验证。
2.“学部制”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众所周知,中国高校实行的是校、院(系)二级管理系统。由于的新兴学科的产生、学科互动需求的增加,以及学科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偏差,学校、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违背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问题。目前在中国高校内部存在的各个院系各自为阵搞研究,成立“学部”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新机构的产生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在行政权力盛行的大学里,没有行政级别的“学部”究竟如何有效地领导院系是成问题的。没有行政级别的“学部”起不到切实的作用,而有行政级别的“学部”可能会起到切实的作用,但却会造成冗员,机构臃肿等问题。如上面对浙江大学组织结构的特点分析中所述,从上世纪90年代浙江大学4校合并开始,浙江大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但这种调整以纵向的调整为重点,反而强化了等级和控制,单位间的协调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横向建设与调整较少,跨学科的任务组、团队及矩阵结构都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不利于打破学科划分的束缚和局限,不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的建设,不利于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96.
张夏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与管理优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