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审题着力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33632 浏览:1567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审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培养:
一、读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认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中,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长期课持训练,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题,采用初读、精读两步骤,边读边思考题意。在教学“亿以内数的写法”这节课时,出现了一个问题,讲完例题后,在做练习写数时,好几个同学出现了同一个错误:多写0,少写0。问题出在哪,我马上与同学们一起找错误原因。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他们没有认真读题。”原因找出来了。那好,我们重新认真读读这道题,六万八千九百二十,这时我问同学们,万字是什么颜色(红色),为什么用红色,学生说提醒我们,这时我接着问:提醒你们什么呢?提醒我们看清是几级数,最高位是哪一位,是几位数,(是2级数,万级只有一位数,最高位是万位,个级是4位数,共5位数)。而你们写出来的数万级有几位,一位6、二位60、三位600,个级的数是8920,大家都没出错,你们错就错在万级上,没认真审题,看看万级里有几位数。通过再次认真读题找出了错误原因,并且改正了错题。特别是对于有些题的精读尤为重要。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中,对“两个高相同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的理解判断对错时,学生通过精读先抓住“两个高相同的梯形”这几个关键词,再通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比较得出结论“不能”,必须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精读真正理解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发挥了审题中读的作用。
二、敲
“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言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题目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在教学《平行与垂直》一课中,在做练习时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过三个点,一共能画出几条直线”,学生在做题时出现两种情况:(一)没有通过点,而是在点与点之间画线段。(二)通过三个点,画出三条直线,我让学生分析这两种情况,学生马上就发现了问题,第一种情况错了,没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有通点,而且画出的不是直线,是一条线段。这个错误就是没有认真审题,忽略了“过”这个字和“直线”这个词。而第二种情况是对的。再如:在钝角三角形内能画( )条高。A: 1、B: 2、C: 3学生选C,3条高,选错了,正确答案是A。由于不认真审题,忽略了“内”这个字,而这个字是这道题的关键所在,因为钝角三角形有三条高,但是在钝角三角形内只能画一条高。就这样不认真审题、推敲、做错题的例子很多,经过我长期引导、找错、纠错的训练,学生审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述
述就是复述题意,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分析清楚应用题的内容,复述题意能准确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如“鸡有45只,鸭的只数是鸡的8倍,鸡鸭共有多少只?”首先让学生说说:“鸭的只数是鸡的8倍”是什么意思,“鸡鸭共有多少只又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反复叙述题意,从而理清了数量关系,最后能够正确解题。
四、辨
“辨”就是辨析,在辨析中,对知识进行疏理、分析,找出解题方法,最终达到知识延伸,由于学生在做题中,还常出现一些易混淆易出错的题,在做题前先辨析清楚用哪些知识,哪个定律解决。在辨析的过程中:①观察题型特点;②看清运算符号;③想好选择应用什么方法或定律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解题能力。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个单元时,学生经常出现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的情况,针对这个错误,我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纠错小组辨析赛,在辨析中找出错误,分析错因,最后找到解决方法。以下是四个小组的汇报:
一组:56×125 =(125×8)×(125×7)= 1000×875=875000这道题是我们第一小组整理出来的。它错在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正确的应该是56×125=125×8×7=1000×7=7000对于这类错题我建议看好运算符号,如果都是乘号就可以用乘法结合律或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如果乘号中间有加号或减号,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二组:125×88=125×8×80=1000×80=80000这道题是我们第二小组整理出来的。它错在了拆数环节,它把88拆成了8×80,正确的应该拆成8×11或8+80,也就是说可以拆成结合律或分配律。也有许多同学经常把结合律和分配律搞混。以我做题的经验,一道题中,如果全是乘法,用分配律比较简便;而一道题中,如果有二级运算,用结合律比较简便。这道题中,我认为用结合律比较简便,为了证实,我把我们小组分成两队比赛,一队用结合律,一队用分配律,结果,分配律用了四步,结合律用了三步。所以我们小组一致认为结合律比较简便。因为结合律是同级运算,如果用分配律就是二级运算。所以我建议大家拆数时大小不要变。
三组:54×102=(54×100)×(54×2)=5400×108=583200这道题是我们第三小组整理出来的错题,这位同学做错了,错在用分配律解答题的时候,把54×100+54×2错算成(54×100)×(54×2)。结果出错。分配律的定律是(a+b)×c=a×c+b×c,这位同学把中间的“+”号错用成“×”号,所以结果出错。大家用分配律解答时,不要把“+”号错用成“×”号。
四组: 4×(60×25)=4×60+4×25=240+100=340这道错题是我们第四小组整理出来的。它的错因是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我建议大家再做这类题时,要看清楚小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小括号里面是乘号,只能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如果小括号里面是加号或减号,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这道题把哪个符号改了就可以用分配律?小括号里面改成减号或加号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解这道题,4×(60-25) 4×(60+25)。
在这样一堂辨析课中,通过学生组内讨论,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在辨析中不仅解决了运算定律混淆易错的问题,而且在辨析中产生了更多的智慧火花,享受更多的学习快乐!在辨析中,辨出了惊喜,辨出了精彩!从而强化了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总之,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