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实习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建工作机制革新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5786 浏览:130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培养的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党建 机制创新
0450-9889(2012)09c-0030-03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实践一个必经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流动性大,脱离学校的管理时间长,这给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切实做好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已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党组织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高职的扩招,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发展党员数量,而忽视党员质量。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到第三年或者最后半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真正成为正式党员至少需要2年多时间,这样一来刚刚入党就面临顶岗实习状态,几乎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而学生党员往往只有在党组织生活中才会意识到自己党性意识和宗旨信念。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由于长时间流动在外,或疲于岗位实习,或单位区域受异地的限制,无法请假回校参加党组织生活,相对于实习单位而言,有党组织的“无权管”,没有党组织的“无法管”,高职院校党组织则鞭长莫及,因此这一部分学生党员长期缺乏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导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不主动汇报思想,久而久之,他们的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淡化。

(二)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和教育缺乏实效性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有的学校认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已走出校门外出实习,是实习单位的事,可以不用管了,学校关注较多的是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和用人需要,工作重点转移到关注学生的顶岗率、就业率,很少关注学生党员的表现情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忽略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而且实习单位区域分布相对分散,单位性质不一,党组织建设情况不同,甚至有些单位是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使得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游离于学校党组织的工作视野和联系之外。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就业压力、人才竞争和工资待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频繁换岗,基层党组织对其教育和管理就变得间接、被动、松懈、缺乏实效性,这给学校党建常态和动态化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了困难。

(三)党建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是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产生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党员的整个培养过程经过多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培养考察体系。而“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党员的教育环境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呈现复杂化;教育主体也已由原来单一的学校教师担任,变成了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交替担任,呈现多元化。这些变化使得“团组织推优、党支部考核发展、党总支把关”的“递进体系”无法适应,党组织对学生的考察与了解会失真。有些高职院校与实习期学生党建有关的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学生党员流出以后,学校党组织、实习单位党组织、流入地社区党组织等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如何管理等,这些到目前为止都还不明确。

(四)顶岗实习期党建培养、考察工作难以跟进

从学校角度来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流动在外,实习单位分布广且散,流动性强,不便管理,党建工作人员少,学校党组织无法在每个实习点安排实习带队老师全面开展党建工作,以致对学生党员的跟踪培养、教育考核工作出现断档。从实习企业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更无从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考察。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学生实习期间基本脱离学校,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学校的党建培养考察工作不重视。或顶岗实习期预备党员人数多,实习单位分布广,同一个支部的不在同一单位实习,在预备转正考察期,学校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评议,加之有些预备党员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不够密切,学校党组织无法及时掌握他们的实习表现情况和思想动态,导致培养考察难以落实,转正程序难以进行,影响转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党务工作者人员配备和工作经验不足

有些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配备不足,系部一级没有专门的配备专职的党务干部,加之学生党员顶岗实习单位分布广,无法逐点安排实习带队老师开展党组织工作,学生入党前和入党后的再教育工作责任常落在辅导员身上,而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数较为年轻,工作年限不长,工作经验缺乏,主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大部分党务干部由行政干部和专职教师兼任,由于这些党务干部日常工作繁忙,无法估计学生党务工作,责任难以落实到位,甚至有些党务干部对业务不熟悉,工作缺乏规范化,使得这部分学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以管理到位。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途径与方法

(一)创新思想教育机制,纠正学生入党认识上的偏差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切实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途径。入党动机的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党员的质量和党员的形象。
一是做到三早,即“早发动,早发现,早育苗”。高职院校安排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课程应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做到“早动员,早发现,早育苗”。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党性修养,从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态度,促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创建培训平台机制,即学院党校、系部分党校、班级政治理论小组。学院党校要重点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党务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党建工作的成效。系部分党校要重点对本系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抓好对预备党员、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各班级可以辅导员牵头,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为目的,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使理论武装工作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自觉行动。
三是消除思想“盲点”和“空白点”。加强责任意识和组织观念教育,加强对联系人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各党支部要指定两位联系人,经常找其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作风等,做好考察登记,并及时指出其不足,鼓励和帮助其纠正入党认识上的偏差,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进取,不断端正入党动机,及时消除思想“盲点”和“空白点”。

(二)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延伸和拓宽学生党建工作平台

一是党建工作向创先争优岗位延伸。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党建模式已不适应“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一体化”互利共赢的教学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应不断创新思路,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拓宽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将党建激励机制延伸到实习岗位中,加强与学生实习单位共建学生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模范标兵岗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党员顶岗实习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辐射面、渗透力,将“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创先创优”等活动带入企业,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党建工作向实习基地延伸。按照《中国章程》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在顶岗实习正式学生党员超过3人的同一企业或距离相近企业,可以跨班级、年级甚至系部成立党支部,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青年教师或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本支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按程序发展党员等,这样既方便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就近开展组织生活,又保证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党员“离校不离党”。
三是党建工作向入学和毕业就业教育环节延伸。高职院校可以将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抓早抓实。如在新生报到时,学校可在发给新生《新生入学指南》或进行入学教育的同时,就将入党申请书的写法、入党程序等内容纳入其中;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入党建教育思想理念、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在顶岗实习时,对学生党员过程管理和监控等工作加强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再教育,也可与企业共同组织优秀毕业生党员与在校党员交流,提升党员的社会认识力和竞争力;在毕业生党员毕业离校前,安排一次交流座谈会或组织生活会,交流和学习党的知识,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要求,从而提高毕业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创新工作载体机制,创建党建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利用者,既是科技文化的信息源,又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因此,高职院校党组织要依托网络新载体,很好地实现传统党建工作功能,如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构建党建发展和党建管理的网站系统建设,实行网络化信息发布、网络化发展党员工作流程指导、网络化发展对象公示、网络化党校、网络化汇报思想等,在企业的共同管理下,建立完善的学建工作信息库,完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信息系统,努力构建全程化、开放式的学生党建模式。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群、微博、E-mail、MSN、飞信、网络群组、网络会议等网络信息手段进行教育管理,从而缩短党员与党支部之间的距离。同时,支部也能及时了解党员最新信息,如党员更换工作单位、个人电话、在单位的表现情况等,这将极大地简化日常党建流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时效性,突破传统党建发展培养对象单

一、功能单一的局限,扩展网站功能和服务群体。

(四)创新育人机制,发挥企业、行业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随着“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必须走引企业入校园,融专业入行业,携企业育人才的道路,因此,高职学生的党员发展培养也应在此平台上建立和完善,对于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要主动与开展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党组织联系,提供学生党员名单,请求他们协助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于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学校党组织要与学生党员参加顶岗实习单位所在的社区党组织联系,让学生参加社区的党组织活动。这样一来既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始终保持与党组织联系,不脱离党组织,也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社区党组织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育人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党员在基层党组织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又能让他们了解社会,增强同人民的感情,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五)创新管理机制,严把发展转正关,明确责任制

新时期,加强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教育机制是高职院校加强党建工作的需要。
一是构建完善管理体系和教育机制。制定《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建工作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考核办法》,等等,建立顶岗实习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信息登记制度;预备党员转正制度;党组织的设置和管理制度;党员(或发展对象)联系人制度等,使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明确发展责任制。实行发展工作责任制,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明确党总支书记是本总支书记,负责全面工作,是本总支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党员发展工作负全责;党总支副书记是第二责任人,负责协助总支书记,是本总支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监管责任人,对本总支发展党员工作的整个过程负责;系团总支书记是本党总支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同时,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手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续负责。
三是严把发展转正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做到“三早”即早发动、早发现、早育苗,党建日常管理中做到“四化”程序规范化、监督化、结果公开化、管理制度化,学生党员发展与转正过程中严把“五关”即思想关、教育关、成绩关、作风关、公示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保证质量,严把转正关,对不符合党员转正条件的预备党员,严格按《中国章程》规定延期转正或不予以转正。党员发展即对于刚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就去企业顶岗实习的高年级学生,为了准确掌握其有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在提交转正申请书时,应同时提交实习单位对其实习期间的工作鉴定以及工作思想汇报。没有工作鉴定、工作思想汇报或工作表现较差的,一律不予以转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