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例谈理由学生心理引导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5366 浏览:177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交往频率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也很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1992-7711(2012)20-013-1
当代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是生命的物质载体,没有身体生命就无法存在;心理素质是生命的精神载体,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作为教师,必须深刻地领会到这一点。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已经提出素质教育多年,但在学校,老师最重视的还是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忽略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宽松的心理环境,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厌学、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偏执与偏激、叛逆与敌对、人际交往不当、抑郁症、自闭症、忧虑过度、早恋问题、自残、心理脆弱等。其中,学习压力大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在某学校被测的686名高中生中,任意一项有轻到中度症状的样本数为144个,占总数的2099%,有中到重度症状的样本数24个,占总数的35%,这表明该校高中学生的心理症状比较严重。而仅有轻微症状的样本数则为469个,更高达6837%,说明高中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尤显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

去年我接接触的一个班,发现班里的后进生多集中在离异家庭子女身上。而这些孩子之所以落后,大多数原因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他们受创伤的情感导致他们心理不平衡,从而渐渐形成了厌学、冷漠、暴躁、敌对等不良习惯。其中有一个叫朱成(化名)的男孩,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笑。爱欺负女同学,当女同学哭的时候,他却哈哈大笑。由于他长期“作恶多端”,同学们都很讨厌他,也让他没有朋友,他成了孤独人。我调查得知,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而父亲忙于生活,又无暇顾及他,他缺少父母的关爱。有了继母以后,继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亲生的孩子身上,对他也不去多管、多问,所以他与继母的感情并不好,只有要钱的时候才说话。为此他感到心理极度不平衡,对女人产生了一种恨,为了发泄这种恨,他把矛头对向了班级同学,特别是女同学。根据观察,我运用自己心理学知识判断,觉得他气质类型上属于多血质与粘液质混合型,体现在:他聪明、悟性高、好动、灵活、内心感情丰富,这是多血质的特点;但又冷漠、固执、偏激,这是粘液质的特点。如果任之发展,是对他个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整个班级的不负责任。但我明白,简单的批评教育对心灵被扭曲的他肯定难以奏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对这种情况,必须先给他创造为善的条件,再去表扬他、鼓励他,让他走进正常的人与人的交际圈里,享受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的人间真情,使他学会如何爱戴别人。
我开始寻找机会,一天,班里有位身体很弱的女同学要去倒垃圾,看着女孩虚弱的情况,我悄悄地对他说:“朱成,你能去帮帮她吗?你看她都拿不上,需要有人帮助。”他说:“我不管,跟我什么关系。”我接着动员他:“如果你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希望有人能帮助你呢。”他点点头,然后从那位女同学的手中接过垃圾桶,飞快地跑去倒垃圾。这时我对全班同学说:“朱成同学帮助有困源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难的同学值日,大家能不能鼓励鼓励他?”同学们齐声说:“好!”等到他一回教室,我和同学们一起鼓掌,大家笑盈盈地望着他。他虽然只是低着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我知道这热烈的掌声对他意味着什么。在这之后,我又及时提醒他几次帮助同学,现在,同学们有什么事情,他总是马上帮助,并时常抢着倒垃圾,擦黑板。他的钢笔忘拿了,同学也能主动给他送过来一只……
一个冷若冰霜、极度空虚的男孩脸上重新闪耀着自信、温善的阳光。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我又及时利用闲余时间找他谈心,给他讲解各种心理健康的事例,帮助他一步步走到健康的心理路途上来。所以,笔者呼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注重成绩不看品行的学生测验评价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3).
李方,方中雄,陈爱芯.班主任工作指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01).
[3]蔡雯卿.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化”倾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4]李善文.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5]通识教育规划教材编写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邮政出版社,201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