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文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大专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5069 浏览:151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提起作文,有许多学生就头疼、怕写,老师教起来也觉得费劲。比较分析一下口语和书面语学习条件上的差异,就能发现作文学习的确比口语要难得多。本文就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差异创设情境积累
1674-4810(2012)23-0128-02
小学语文教学从三年级开始有整篇作文训练了。一提起作文,有许多学生就头疼、怕写,老师教起来也觉得费劲。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经常思考,为什么学生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很多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

一、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及习作中语言习得的差异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1)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2)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4)中国论文中心www.618jyw.com
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
虽然根据不足改变教学思想、思路等,但是实际效果依然不明显,学生依然怕写,写不出作文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常告诉学生,你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作文。让学生说话,一般都没有大问题,都能说出来,可为什么一写就出问题呢?我在教学中一直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困扰着我。直到有一次我看到有关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从语言学本身去考虑这个问题,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了。

1.学习机制上的差异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天生就有语言的机制。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环境,足够的语言刺激,儿童就能自然而然学会某种口语。而且年龄越小,语言习得机制越强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习得机制慢慢地退化,到了青春后期,这种机制几乎完全消失。当儿童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语言习得机制已开始衰退,学生必须借助知识、规则、方法等理性工具来学习书面语言。尽管也有实验(如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表明,只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读和写的时间和机会,儿童也能自动提高读写能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儿童可以在没有成人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自动学会书面语。学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学会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2.学习动机上的差异

儿童学习口语是与儿童的社会阅历和智能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儿童的口语交际和他们生活活动、心理成熟的直接需要紧密相连,孩子的说话内容就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孩子的说话能力就是他们心智发育的集中表现,内部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学习书面语主要满足儿童学习间接知识和今后参与社会的长远需要,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联较少。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心理发展水平,能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但充分发展的口语能力足以应付这一时期的社会交际需要。可见,书面语的学习总体上是强制性,如果没有外部动机的支撑,孩子不可能持续主动地去读和写。实际上,多数人可以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能一天不说话。

3.学习途径上的差异

口语习得完全是生活化的,儿童通过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在非常自然的条件下学习口语,时刻处于语言学习状态中。书面语言的学习地点主要是学校和课堂,学习方式是人为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大多掺杂了成人的生活经验,与儿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生活中使用书面语的机会不多。

二、解决学生习作中语言习得差异的对策

与口语习得相比,作文的学习条件实在是非常“恶劣”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发挥小学生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着重改进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培养用作文与别人交流的习惯。明白了差异,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经过几年的实践,觉得效果还不错。

1.精心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冲动和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写作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在为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还可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如同说话一般,不吐不快。当然还要告诉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只要认真,每个人都能写好作文,但必须重视每一次作文,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中,有了,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
其次,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再次,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
最后,精心指导学生写作投稿,积极向校刊或其他刊物投稿,借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写好真实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我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写下亲人间、师生间、朋友间的一些细小的事,领悟其中饱含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写出来的文章真实感人。写作内容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

3.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让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内容

关于作文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在平时阅读中训练、总结。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了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