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浅谈新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生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6874 浏览:23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为什么要转变教学方式以及如何转变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及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缺点,迫使教师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要转变教学方式;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观念,而且要创设各种有利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等,这些都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必将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本文就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新理念下教学方式的转变作如下探索:

一、旧课程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1.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点教给学生一定的书本知识,忽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直接给予学生问题、思路、结论,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坐在教室上课,课后完成作业,然后参加考试,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强调整齐划

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新理念下转变教学方式的途径与方法

(一)寓教学于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的过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来体验这类的“过程”和“经历”。
如:用数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有一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教师告诉大家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应有264-1粒米,以100粒/克计算,约为184

4.67亿吨。这时学生对学习乘方的兴趣已经很浓厚了。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就是学习,参与就是锻炼能力,参与就是获得经验,参与就是酝酿创造的契机,如果不参与,什么也不能获得,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例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有位教师应用了如下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学会了画角,下面我们来进行比赛。现在老师画一个角,大家推荐一个同学上来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画的角大?(师生分别画角)
生1:我认为李明画的角比老师画的角要大,因为李明的角长。
生2:我认为李明画的角大,因为这个角的边要长。
师:你们都认为李明画的角大吗?(很多学生举手赞同)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老师画的角大?(少数几个同学举手赞同,但都说不请理由)
师:刚才;很多同学认为李明画的角大,而且一个同学认为,大的原因就是这个角的边长。那老师能不能把刚才画的角的边再加长一些呢?
(学生私下里一阵轻声讨论,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1:老师,您刚才说是比赛,您不能反悔,不能再把边画长一些。
生2: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射线的另一头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所以老师可以把角的边再延长一些。
生3:我同意前面同学这个观点。
师:其他同学呢?(学生豁然开朗,点头同意,老师把角的边延长)
生3:我认为现在老师画的角要大。
李明:角的边是射线,所以我把角的边也延长。(延长后,黑板上两个角的边的另一头已经碰到黑板的边了)
师:既然这两个角的边都能不断延长,那么,这两个角到底哪个大呢?(学生讨论)
生5:我想这两个角是不能比较大小的吧?
生6:我不同意。我认为老师画的角要大,因为这个角分得较开。李明画的角两边靠得拢,所以要小。(生6边说边用手势表示)
生7:我赞同他,这两个角一个大一个小,老师画的角比李明画的角大。
生8:我认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关,因为角的边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生9:我认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分开的大小有关。老师画的角叉开得大,所以这个角要大。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那么谁来画一个比老师画角更大的角?谁能把刚才研究中发现来归纳一下,要想让角大一点,该怎么办?
最后,教师作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这一结论。

(三)设计开放性例题,激发学生探究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索得来的知识最难忘、最深刻,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更有效,学生能体会到“发现”的真正乐趣。教师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实验、猜测、验证”的能力。
例:已知:△ABC中,∠A,∠B,∠C 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成等差数列,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对于学生来说,初见此题会觉得比较棘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给学生创造一种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仔细思考,分析已知,根据自己猜得的结论试着证明自己的猜想。此刻学生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分析理解,用旧知探新知的探索过程,教师给了这样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一步步去思考,去琢磨,让思维充分活跃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可作一个精彩的画龙点睛的点拨,让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展开。通过此题可更好地锻炼学生对于这种不确定答案类型题的解答,锻炼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猜想问题,证明问题这个探究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新知识,从而更高效更进一步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关注“弱势群体”,使各类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学习速度是不同的,尤其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又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或多或少地会走一些弯路。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基础较差,理解较吃力。这时,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就能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给学生以无穷的参与热情,激活整个探究过程,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探求意愿。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电教媒体将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冲击着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新大纲明确指出: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教学。
多媒体作为数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其作用是明显的,利用多媒体演示几何图形动态特征,既直观明了,又能反映变化过程,对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十分有益。
例如在教《梯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什么公式中除以2,以及上底加下底是其难点,教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前面所学过的经验,通过计算机flash软件的展示让学生观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看可以拼成什么图形?那种图形的面积以前是求过的,这图形的面积是怎么求的?很快学生就会得到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公式:S=底边×底边上的高。让学生感悟到其底边为梯形“上底+下底”,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为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关系,然后通过学生的操作再次理解一半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得到公式。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的两个难点就轻易地突破了。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顺应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断探索教学方式,使得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吕永固. 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 中学数学教研,2004(2).
陈旭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7).
[3]洪发林. 试论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点和要求.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