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数学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24064 浏览:108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学生主体
【】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6A-0083-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只有感到课堂充满情趣,才会自觉地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可通过精彩的导入、生动的语言、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三角形实物图,接着抽象成几何图形,吸引学生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的注意力,练习时让学生利用鼠标操作,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通过有趣、形象的动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教学好坏的标准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教了多少东西,而是学生真正学习了多少东西;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了几道题目,而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多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开展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求圆的周长的方法。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常识,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得出用滚动和绕绳的方式测出圆的周长;再按学生不同的观点分组,让学生用自己提出的方法测量出5个圆的周长,看哪组的速度快,得到的结果更准确。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过程异常流畅。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圆形的物体很大、很重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规律性的方法呢?圆与长方体的不同主要在哪里?以此引导学生根据圆的特点,逐步去理解圆的周长公式。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形象中感知生活实践,在具体中抽象出公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三、营造轻松学习环境,融洽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的学习气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自由自在。
例如,学习了三步计算应用题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一道生活化的开放习题:希望小学组织师生去看电影,全校共有学生 120人,老师8人,影院的售票处写着:今日放映《功夫熊猫》,成人票8元,学生票4元,团体票(不少于40人)6元,请学生设计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计算需要多少钱。
题目一出示,学生兴趣很浓,积极开动脑筋。很快便有了如下不同的解题方法:

1.所有的师生都买团体票:(120+8)×6=768(元)。

2.所有的老师和部分学生买团体票,剩余的学生买学生票:

(8+32)×6+(120-32)×4=592(元)。

3.老师都买成人票,学生购买学生票:8×8+120×4=544(元)。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三个答案的优劣,让学生自己找出最佳答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开放习题,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一起探讨。在这样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很多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激励学生积极努力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能力被赏识,自己的价值被认可,即便是成人也有着较为强烈的被表扬与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都能够给学生极大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表扬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例如,有一位同学数学成绩不太好,由于父母是卖菜的,他耳濡目染,对数的计算非常敏感。在一次计算中,他比其他同学算得快且准确,教师抓住时机表扬他,由衷地赞美“你真棒,计算得又准确又快”。并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该生大受鼓舞,从此更加努力学习数学。
总之,教育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合作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尽可能地发展个人的能力。
(责编 韦建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