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化品析意脉:细解“冲突—深化”处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7002 浏览:235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解读文本至少应当解读到文本的第二层次:意脉。意脉是流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终点,它是由一个个“冲突—深化”点蓄势而成的。细品文本中的重要“冲突—深化”点,是解读意脉的有效途径,也可以重新发现意脉流动过程中诸多细节的美。
关键词:解读文本;意脉;冲突;深化
孙绍振先生在他的《解读语文》的序中指出,阅读一篇经典文本,不能满足于对第一层次—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包括行为和言谈的过程等)的解读,而至少当体悟出文本第二层次——隐性的潜在的“意脉”变化过程的魅力。这个层次甚至是某些专家所经常忽略的。可解读意脉是一个尊重文本的人所必须完成的一个步骤,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解读出文本意脉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层次感,甚至更有艺术性。否则就会失之于轻浮、浅薄。
意脉,简单地讲,就是情志的脉络。要想深入解读意脉,笔者认为当先对意脉进行两方面的阐释。

一、意脉是流而不是潭

意脉是动态的流而不是静态的潭。它是一个情志深化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情志的终点。
如《品质》一文,它不是只想告诉我们“品质就是格拉斯为做出高质皮靴而饿死的高贵”,而是一定要格拉斯一次次经受着挑战和抉择:面临时尚剧变的坚守,面对哥哥郁郁而终时的不放弃,这是个流的过程,小说在用这个过程诠释“品质”的真谛。《赤壁赋》又何尝不是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面对江月时的“爱慕—相离—对立—享有—融合”的过程呢,难道它只是想告诉我们“苏轼在江月中超脱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结论吗?所以经典文本的意脉是流而不是潭,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解读意脉并不是要解出情志深化的结果,而是那个曲折盘旋的流动的过程。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的《游沙湖》这篇文言文也不是只想展现“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种所谓“豁达、乐观”的精神。因为它的前面是有一个过程的。没有前面那个情志流动的过程,所谓“豁达、乐观”就只是一个没有分量的标签而已。

二、意脉由“冲突——深化”蓄势而成

意脉既然是流,它的内趋力是什么呢?孙绍振先生为解读意脉,曾以《背影》为例,找出了文本的“转折”点(情志变化或深化处)来分析,因为“转折是精神焦点”。可笔者觉得,冲突(情志的纠结矛盾处)是转折的前奏。若想弄清楚文本的转折,必然先要找出文本的冲突点。转折的结果又往往是深化,有的是悲情的深化(如《一个人的遭遇》),有的是人物心志的深化(如《赤壁赋》),所以我们不妨将这个从冲突到转折再到深化的过程称为“冲突—深化”点。正是这一个个“冲突—深化”点蓄成了一个势,意脉在这个势的推动下,自然便在平缓与曲折的交织中向前流去了。
在《品质》中,格拉斯哥哥的死就是一处情志纠结之处(冲突),哥哥对靴店没落的原因是没有理性知觉的,他在不理解中郁郁而终。此时,有理性知觉的格拉斯就必然面临一个继续坚守或者放弃的纠结,他最终在平静中选择了前者(深化)。这时文本彰显出格拉斯这个与他哥哥极相似的角色的特殊价值:他在理性知觉中依然坚持着自身的信仰,这是他超越他哥哥的地方。这个“冲突—深化”点是小说整个意脉中一个重要节点。
有了以上两点界定,我们解读意脉就有了一个最好的着手处:“冲突—深化”点。
下面,便以解读《游沙湖》为例作进一步阐述。
《游沙湖》言浅文短,似非常易读。但若忽略文中几个重要“冲突—深化”处,就会忽略文本中多处精彩细节,无法真正进入阅读第二层次,从而造成文本浪费。仔细分析后会发现,此文至少有三个“冲突—深化”处可作为解读意脉的切入口。

1.游记不记游——得疾而疾愈

本文题为“游沙湖”,当属游记一类,游记则当记作者“所至、所观、所感”,可第一段文字(字数近全文一半)除轻点“沙湖”二字外,竟无一字写“游”。文体为游记,首段却不用游记的笔法。
这是一个文与题的冲突,而这个文与题的冲突又缘于苏轼情志的冲突。他似想记游却无记游之心。初到黄州的苏轼并不像林语堂所言,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而是“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轼《答李端叔书》)更多的还是寂寞与孤独。此次去沙湖,本为相田,不料得疾,可谓雪上加霜。即使途中有好景,恐怕也无甚足以耗墨之处。
而第二段一开始就出现了深化:由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相田时的“得疾”,到此处的“疾愈”。愈的不仅是身疾,更是心疾。而且后文马上开始记游。那么促成这次“冲突—深化”的原因是什么?是庞安常。它是由冲突到深化、情志深化的关键。为什么庞安常就能使前面的冲突发生深化呢?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与庞安常交往的37个字并不是简单的记叙,而是值得细品的精彩细节。对这段细节反复玩味后,我们会发现,庞安常与苏轼在三方面是有共鸣的:
(1)形之相映:一为病者,一为聋者。而苏轼前去本就因其“善医而聋”,不仅因其能医病,也因为他是聋者。此处的“而”当表并列关系。作者前去并非带着同情之心,而是携着求慰之意。
(2)心之相通:庞安常“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在二人默默对答中,能“深”了人意,若非二人都有灵犀一点之心智,绝难达到。
(3)情之相慰:作者“以手为口”而不绝提其善属文之才,庞安常“以眼为耳”,而不言其精医之能,却凭此为“一时异人”。这虽然是戏语,但也说明作者在与庞安常的交往中与庞安常(在《东坡志林》中曾言其“不志于利”)一样看淡了那些邀名之事。
正是这样一个庞安常,让作者一时放下了文人难以割舍的为政情结。所以,他的情志由冲突状态发生了深化,不仅“疾愈”,而且开始记游。意脉出现了第一次深化。若不对此“冲突—深化”处细品,不仅难以解出文本意脉,而且也会把首段文字看成一小段流水账样的文字。那就太遗憾了。

2.游寺而不写寺——平复到平静

“游寺”多为求佛解心,佛家多教人否定现世,追求彼岸。此时游寺便在作者心中无形中构成了一种“否定现世”与“直面现世”之间的意念选择上的冲突。苏轼选择了什么呢?这可以从后面这一句直接记游文字中看出来:“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他并没有对寺本身作正面描写,而是将笔墨放在了洗笔泉及兰溪上。“水极甘”“溪水西流”,这里的“极”字及“西流”二字,值得一品,简单的描写给人带来的是空灵之感,它已不仅是写景,更是作者主观心理的体现。这种空灵之感正昭示了作者的选择,他选择了直面,他正可以以这种空灵之心面对现世中的无奈。若说庞安常平复了他心中的伤痛,那么洗笔泉及兰溪又让他有了一种平静之心。此处“冲突—深化”是情志上的一次重要的深化过程。此句记游虽只一句,却值得反复玩味。

3.空净而有悲啼——挣扎到旷达

文中这首《浣溪沙》颇有意味,“兰芽短浸溪”“沙路净无泥”营造出一个空静的意境,然而紧接着却是“萧萧暮雨子规啼”。尽管有很多人赏这首词时都绕过这一句,或者将此句解为“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王超《读〈游兰溪〉品苏轼》)等,可都无法否认“萧萧暮雨”“子规啼”这两个象多表悲哀之情这一事实。如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618jyw.com
洒江天”(《八声甘州》)、欧阳修的“暮雨萧萧郎不归”、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王建的“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夜闻子规》)等,都是借这两个象来表达一种忧伤悲痛之情的。所以,这一句不可绕过,也不可随意附会。我们何不把“萧萧暮雨子规啼”理解为作者到黄州后种种失落、不甘、无奈等心境的折射呢?有了折射不仅不显突兀,而且更显作者心理历程的真实。这样《浣溪沙》里这种悲啼之声与前两句营造的空静之境又形成了一个冲突,只不过因着前两次深化的积淀,这种心境只是一闪而过。最终,作者的情志还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化,“谁道”“尚”“休将”等字眼表明了这次深化的确定性。有了这次挣扎,苏轼面对自我时那种心境会显得更为坦诚,有了这次深化,他的豁达变得更为厚重。
末句“剧饮而归”,这个“剧”字表现的已不是“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的恐惧,也不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首段作者借景物而进行的发疯似的宣泄,而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洒脱不羁。有了这样丰实的洒脱,我们才可以说苏轼的情志真正地“成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了。
透过这三个“冲突—深化”点解读出的《游沙湖》的意脉,才是真正的意脉,作者正是以这三次砥砺出的豁达去面对接下来的贬谪生活。透过这三个点品出的细节之美也才是这篇小短文的真正价值所在。如果只是抓住“流水能西”“黄鸡休唱”这两处不放,那就真的是对此文的亵渎了。
需要补充的是,有些文本的个别“冲突—深化”的过程是与情志的主流逆向的。但从整个文本看,这种逆向的深化,并不会阻滞情志的深化,反而会为意脉的流动蓄更大的势。
在《赤壁赋》中,赤壁之美与作者心中的美人之美,眼前的江月之美与文人心中为政理想的美,构成了一个情志纠结之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箫声起,悲意生(与情志主流逆向的深化)。这种悲意的质疑并不是一种非理性的悲观,而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这种理性的认知与苏轼的性格与他的人生哲学又构成了第二个冲突,最终苏轼用道家哲学,用更宏大的宇宙观、人生观让自己实现一次精神涅槃(深化)。若无前面的逆向深化,苏轼若在水月中轻易就走向超脱,恐怕这“超脱”也就太过浮浅,这篇文章的意脉也就不值一品了。这两个“冲突—深化”给了意脉的流动一个最强大的势。
由以上解读可知,从“冲突—深化”入手去解读文本的意脉,不失为一条绝好途径。很多经典文本(如《五人墓碑记》《始得西山宴游记》等)都可试采用此法去解读。而且细品这些点也会引导我们去玩味一些易被忽略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去整合教学内容,就会做到刘勰所说的“杂而不越”,也会使课堂更有艺术性,从而让学生感知到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04.
刘仁增.课文细读:指向文本秘妙.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1.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9.
[4]苏轼.东坡乐府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07.
[5]苏轼.东坡志林.刘文忠,注.中华书局,1987-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