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途径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6266 浏览:210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只有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有效教学. 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实践;要整合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观念,让学生在“快乐学习、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全面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性;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能够具体实施有效教学,这是作为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新课标更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有效教学. 那么,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灵活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学科之间联系三个方面的初步探索.

一、灵活使用教材,让教学贴近生活

教材是一种固定的文本和载体,只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一个参考依据.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执行教材,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的需要,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再加工和再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也更具可探索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四边形”这一内容时,笔者并没有照搬教材中的“操场情境”,而是结合实际生活,将教材中的主题图进行不影响意义的调整,设计成学生生活中的学校运动场景图(进行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很快就在这个熟悉的情景中找出各种图形,感知到四边形. 笔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并根据四边形的特征寻找生活中其他的四边形,并进行判断. 学生就在初步感知理解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很快找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四边形, 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所以教师不应当拘于形式,而应灵活而有效地将教材中的内容教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一味单纯地说教,学生就会对原本就抽象的数学产生厌烦情绪.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数学实践的兴趣.

1. 操作激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时仅靠单纯地讲解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不如尝试一下让学生动手去操作,让他们直观地感受数学、喜欢上数学.
例如:在刚开始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还没有理解进位的含义,总是忘记把进位的数加到十位上去或者不需要进位时反倒进了位. 于是,笔者事先让学生准备了计数棒,并将十个为一组地捆成若干捆. 在讲解习题时,笔者要求学生在竖式旁边用计数棒先把竖式表示出来,并通过计数棒的个数,来体验“进位”这一过程. 如在计算“36 + 18”这个算式中,6与8的和是14,也就是竖式中个位上的计数棒是14根,很直观地看到,应该把14根计数棒中的10根“进位”到十位上.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就能直观明了地看到整个运算过程,也就很快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应用激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点,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样,当学生们看到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得到轻松的解决,也就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折扣类应用题”时,可以请学生深入市场收集相关的第一手信息,并用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感到特别亲切;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后,可以要求他们计算出书本面、黑板面、教室地面等面积;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后,可以要求学生帮助家长计算给家里房间贴壁纸所需要的面积等;还可以设计游乐园的生活场景,里面也有很多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如“买票的学问”、“租船的方式”等等. 这样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整合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教学不是学科之间的互不干扰,而是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需要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在整合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巧妙地利用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对学科优势进行整合,以优化数学课堂结构,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科知识中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了“年、月、日”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下面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A. 劳动节、儿童节;B. 建军节、国庆节;C. 元旦、教师节;D. 妇女节、清明节. 这一题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特别是对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的了解程度,还能借助于全年中的一些重大节日这一背景,介绍这些重大节日的由来,从而检测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又如:在初步接触应用题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多读、多想,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因此,通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协作与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应当在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618jyw.com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合理科学的实施途径,让学生在“快乐学习、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全面发展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吕素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2).
黄翠香.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8).
[3]闫加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之我见[J].教育艺术,2010(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