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也谈也谈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生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11316 浏览:459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所谓美术生活化,就是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美术,把生活问题美术化,把美术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美术生活化;找美术;学美术;用美术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等理论,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美术课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入课堂,让美术教学生活化,也是现今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美术生活化,就是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美术,把生活问题美术化,把美术问题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是要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在体验中建立联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对课堂教育改革的一种建构,教师应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下面,我就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如何使教学生活化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找美术,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

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直接获得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美术课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美好的事物就在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那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体会这个美丽的世界,尤为显得重要。

1、加强美术课与课外生活的联系。

在美术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摘自:写论文www.618jyw.com
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第9册《参观与旅行》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平时和家人外出旅行的照片和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旅行经历或心得,在评价作品时让学生学做“小导游”。又如在教学《鱼的纹样》一课时,学生欣赏的都是设计师的作品,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所以我在创作时,设计了“某旅游用品厂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的环节,将设计好的纹样印在旅游包装盒上,既能增加美感,又传达了对产品的祝福。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大大的调动起来了。

2、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新教材、新课标建立了“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使我们的美术课涉及到其他的学科中,我在教学过程注意把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适度的引入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
①电脑课程与美术的联系。在教学中,电脑的课件使用可以使平时司空见惯的图片、声音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有平面到立体,有静止到运动,极大的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如在教学第10册《世界地球日》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去在电脑上搜集一些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上课时对如何保护树木、家园、动物等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看法,绘画出的作品自然就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②文学与美术的结合。如在教学第12册《我设计的未来建筑》一课时,事先收集了一篇有关未来建筑的美文,在创作之前,我让学生朗读此文,在优美的文学熏陶之下,学生们茅塞顿开,设计出了一幅幅有趣、奇特、多功能的未来建筑。
③音乐与美术的完美交融。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如在教学第11册《爸爸妈妈》一课时,我播放了《爱的奉献》和《烛光里的妈妈》,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回忆起爸爸妈妈平时对自己的点滴关爱,连最调皮的孩子也泪眼模糊了,在作业中学生们凝聚了全部情感给自己的爸妈画像,呈现出的作品生动而感人。由此可见音乐和绘画是关系亲密的好兄弟,音乐向绘画借来了“音色”,绘画向音乐借来了“调子”。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化。

二、学美术,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为此,我充分结合教材的特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
1、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如在教学第11册《表现动态》一课时,我事先拍下了一段学生们在操场上活动的VCR,在导入环节时放给他们看,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很浓,此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姿势,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学《画汗衫》、《成长变化》等课时,我都事先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收集汗衫实物、照片等素材,进行体验与欣赏,教学效果都非常好。
2、合理重组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遵循这一理念,我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体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在教学第11册《蔬菜》时,因为我们学校一到五年级美术全是非专职老师担任的,绘画基础很差,一开学我如果就按照教材让学生表现整棵蔬菜的质感和主次关系,效果就会很差,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于是我就绘画内容稍加调整,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洋葱、青椒、大白菜等常见蔬菜,从中间切开,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的切面竟有如此漂亮、清晰的纹理——大白菜的切面像棵大树;洋葱的切面像火苗······这时让学生写生蔬菜的切面,换了一种表现方法,教学重难点攻破了,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激发了表现美的。

三、用美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为此,在教学中,我用“源
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1、合理利用废旧材料,使美术生活化。

怎样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呢?结合书本做适度的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平时看似无用的“垃圾”也可变废为宝,学生会感受到环保是无处不在的。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穿旧的或不用的旧衣物,在教学《小玩偶》一课时,我让学生把家里的废旧袜子,花布、绒线等带来,对其进行剪裁、缝制,制作出适合玩偶穿的衣服,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双手既可以寻找、收集制作材料,又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处理了现代生活中的垃圾,一举两得。

2、合理利用本土资源,使美术生活化。

徐特立在《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书中说:“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我们学校身处全国最大的旅游用品集散地,酒店旅游用品的空盒子、罐子、废旧牙刷、梳子等很多,所以在手工课上,我经常让学生带这些材料过来进行废物再创造。如在教学第9册《实物的联想》一课中,学生们利用空的沐浴液瓶子串成了漂亮的风铃;我们一起用一次性的梳子、牙刷拼成了蜻蜓;用牙具盒拼贴成鳄鱼······让学生感叹原来生活中我们不屑一顾的废旧物品还可以这么改造,还可以装扮我们的生活!原来美术离我们这么近,它和我们的生活竟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
我力求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给学生一双巧手,让他们学会描绘生活;我力求引导学生用美的眼睛先观察生活,再用美的心灵感悟生活,按美的法则去表现生活,从而创作出个性独特的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作品;我力求在美术教学中,把美术问题生活化,充分体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和享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腾飞!
参考文献:
《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徐特立著
《美术教学论》——王大根著
[3]《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4]《中国美术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