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灯点亮知性阅读明灯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3593 浏览:100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师范学校语文教学更多地是要培养会应用的反思型的学生,作为师范院校的语文老师要能站在一定高度,看到文本的整体架构,作为学生要学会批判乐观地对待阅读,知性分析要注意人文性,这样才能达成颠覆、重建的目的。
关键词:师范语文 知性阅读 策略举隅
1672-1578(2013)03-0080-01
知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及信息并与书籍反复对话,以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经过知性阅读训练的人,往往能够放弃自我辩护,不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而是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经过反思之后的自我更新甚至自我否定。
师范乃教育之母,师范学院的语文教学不同于高中,重点不在“应考”,而在于“应用”。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我们更应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反思能力,倾向于知性阅读的读者,往往是那些无限开放自身,勇于接纳与反思的人,他们知道阅读是对自身原有经验的丰富、优化,甚至是颠覆、重建。
1 登高望远回首云低
“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深入的阅读,不是去肢解文本,在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最忌讳的是“三多一少” 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教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而潜心读书时间少。“三多一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
登高望远,要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努力与书籍对话。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疑惑,写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写下你最深的感受与思考。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
回首云低,《中庸》告诉我们“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决定于个人主观的努力而不决定于他的天资。教育去遮蔽,要把人从遮蔽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信、乐观,具有批判意识,学会生存的本领。设法除掉见思两惑。这便是做人的修养。生活中悔吝都会在读书的阳光照耀下像云烟一样飘走。阅读与其说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方法,不如说是提供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专业的基础以及灵魂。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游刃有余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2 辩证看待知性分析
提倡“知性阅读”,并不等同于要提倡“知性分析”,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感性获得的是事物的外在印象,知性是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有理的知识,理性则把握事物“本体”。在师范学院的语文教学中,一切答案都必须隐藏在旅程中,隐藏在实验者们的主题帖中,而我们,也乐意耐心等待,并一同上路,始终相伴。
师范学校的语文文本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在其创作、欣赏、评析中都必然存在着知性思维,因而阅读教学中也就肯定无法摆脱这种以知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知性分析方法。比如,有位老师教余光中的名诗《乡愁》,在介绍作者、交代背景后,便开始了逐段分析讲解,不仅重点分析了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蕴含的深刻的象征意义,而且还结合当今世界形势,对作者创作本诗的动机、用意作了许多推想和发挥。这些缺少了读者主观领悟和感性经验参与的分析,虽然深刻却不免附会,虽然透彻却不免破碎。
同样是分析这首诗,有位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时提醒学生:请同学们以四个意象为依托,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想象一下诗歌背后发生的故事。
生1:诗人少小离家,求学在外。在灯光下,他抚摸着母亲的来信,感受着母亲的关爱,不禁泪湿衣襟。
生2:泪眼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母亲倚着门框眺望这爱子离去的路,期盼着他的归来。于是,他小心地把思念和祝福化作点点文字,贴一张小小的邮票传递着游子的深情。
生2:那是一个月圆之夜,一个无眠的月圆之夜。诗人徘徊在海峡边。耳畔海涛阵阵,仿佛是祖国亲人在热切召唤:你何时才能回家来呀,两岸同胞共赏月、同举杯!
生4:白发诗人思乡恋国,泪洒大海。他坚信,这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中华统一的脚步!
生5: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家乡别”四幅凄婉而美丽的画面,让我体会到了诗人的悲欢离合、诗人的祖国之爱和民族之恋,还触摸到了一颗滚烫的爱国赤子之心。
以上学生的描述富有情味,富有感染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既读懂了意义,又体验到了情感,调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诠释、丰富并发展诗歌的内容。如此教学,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人生经验得到丰富,个性获得发展,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师生在交互中整合,在现实的交往中达到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目的。
总之,点亮知性阅读的明灯,你自己没有火花,就无法点燃起别人的火焰。作为教师,我更喜欢知性阅读,带着课堂教学问题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去阅读,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进而促使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知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阅读教学必须展示给学生以阅读文本所应有的且本就有的人生情趣和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金延.试论康德对知性本性的逻辑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栾子彬.语文阅读教学的尝试[J].文学教育(上),2009,(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