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试卷加强反思提高试卷反馈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3977 浏览:1076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问题的提出

每到高三,学生苦、教师累。周考、月考、模拟考……让师生应不暇接,但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师生疲于应付,无暇进行频繁考试后的分析、总结与反思,甚或阅卷粗枝大叶,难以细致批改、统计分析。二是教师在处理学生出错问题时,经常不细致分析答卷情况,无目的、无重点的漫讲泛评。三是学生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后反思,不了解犯错原因,学到哪算哪,形成不了基本的反思与自纠习惯,从而出现换个面孔就不会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学生成绩和数学素养,使大部分学生能具备反思与自纠意识,体现考试的实效性、提高试卷反馈的效率,就要做到“考必批,批必查,查必统,统必评”,降低考试密度,缩减考试次数,强化试卷的统计、对比,加强考后分析与反思。

二、统计项目与分析

我县每年参加中考的大多数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我把我所带高三(11)班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专门统计表样,对各次考试进行了及时统计与分析。内容如下:
(1)选择题:数学选择题均为四选一,我既统计选择正确项的人数,也统计各错误选项的人数。着重分析产生各错误选项的原因,依此反思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卷反馈时针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行评析,分析易错点、强化细致性。这样既加强了试卷反馈的针对性,又使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增强反思意识,根据各自特点对薄弱点或易错易漏点进行专门补救或加强。
(2)填空题:主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同时对导致填写错误答案的原因进行预测、分析和判断。通过对造成错误的各种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试卷反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有了大幅提升。
(3)解答题:高考解答题阅卷均是分步、采点赋分。一是统计得分率,二是查看失分点,三是分步分段统查、分析。讲评前先引导学生对比历次答卷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自己能准确完成哪几类题、哪些类型,经过努力能完成哪几步,哪些题自己够不着。这样既增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也为学生科学、合理的备考提供依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4)选考题:主要统计三道选做题中选各题的人数,对所选题的完成情况与历次考试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明确选择方向、增强目标意识。如该班每次均有90%以上的同学选做“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且得分率均在60%以上,所以把评讲重点放在该题。“平面几何选讲”与“不等式选讲”偶有学生选作,投入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做较粗略的点评,这样既有明确的目标,又可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解决重点内容。
通过对各题的考点与答题情况分析,加强试卷反馈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方法和问题结构进行反思、总结与提炼。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反思性教学水平仍需提高。目前,部分教师理论上也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重要性,认为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很有帮助;但课堂上却很少给学生留反思认知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为了赶进度不给学生留任何思考时间。
(2)学生对“解题后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对“解题后的反思对学习成绩提高的促使作用”等话题不予理会,认为没必要和作用,少数甚至认为那样会耽误学习时间,不相信解后反思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再者,多数学生认为很少有时间或根本没时间反思。部分学生虽已初步具备了解题后的反思意识,但这种意识还较弱、不稳定,缺乏主动性,没有内化为习惯和能力。

四、思考与建议

(1)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反思性教学能力。不论是平时教学,还是试卷反馈,都应加强三个阶段的教学反思:具有预测意义的教学前反思、具有监控意义的教学中反思、具有总结提升意义的教学后反思。突出“实”字:即注重反馈与讲评的实效性,克服盲目泛讲倾向;教学不脱离教学班学生实际,不急于求成,在效率上做文章,注重真实任务的完成。
(2)创设和谐的反思环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arl Ransom Rogers说:“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依赖于真诚的尊重与相互的信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提供心理基础。
(3)让学生了解解后反思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准确把握自己教学班的学生实际,以生为本,突出“适”字,即:标高要适中,体现精讲高效度、精练高准度、精评高浓度;讲要讲到实处、切中要害,练要做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评要做到指点迷津、拨开云雾。构建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为学生主动反思和自查自纠创造条件;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别指导,制定合适的帮辅方案。
(4)教师应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学会反思。可指导学生在思疏漏、思方法、思多解、思规律和指导学生建立反思记录本等方面进行反思:
总之,教师的反思,能够提高“教”的水平;学生的反思,能够提高“学”的能力。当两者融合在一起时,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马进.《高中生数学解题后反思情况调查研究》.中国数学教育.2011(3)
[3]吴岭山、苟成明.《“三三式”教学法刍议》.宁夏教育.2010(7-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