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研究进展定向遗忘研究发展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6335 浏览:218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定向遗忘是关于遗忘研究的一种新的实验范式,也是记忆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阐释了基于代价——收益原则的定向遗忘研究范式和强调抑制机制的T/NT有意遗忘研究范式,论述了三种主动遗忘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定向遗忘可能存在的机制,并结合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参与下的有关定向遗忘的实证研究论述了定向遗忘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定向遗忘;代价——收益;T/NT范式;ERP;FMRI
有时,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记住与任务有关的信息.而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忘记不再有关的、甚至是对当前行为造成干扰的信息。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反义词,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说,一个没有很好遗忘功能的记忆系统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记忆系统。而定向遗忘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对于自然遗忘的研究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研究遗忘的通道。近十年来,在记忆领域,大量研究探讨了有意遗忘的可能性及其机制。
1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
定向遗忘(Directed Forgetting)因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其研究与自然遗忘的研究有所不同,是有关记忆研究的另一类实验范式。到目前为止,对定向遗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 基于代价——收益原则的定向遗忘范式;还有一种是强调抑制机制的T/NT定向遗忘(有意遗忘)范式。

1.1 基于代价——收益原则的定向遗忘范式

在这类程序中,当一个或一组项目呈现完之后,向被试呈现一个提示刺激,告诉被试前面的项目需要记住,或者需要忘记。该范式有两种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种称作单一项目提示法或单字法(single-item-cueing method or word method)。在这种方法中,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中实验者按照一定比便安排遗忘项目和记住项目的数量比值(一般按照1∶1的比例),项目一个个呈现,每呈现完一个项目立即随机呈现要求记住或遗忘的指示符。例如遗忘项目一般用一个外显指示符“遗忘或F”来标记,而记住项目用“记住或R”来表明。项目全部呈现完以后,间隔一定时间,进入记忆测试阶段。单字法的测量方式为直接比较记忆项目和遗忘项目之间记忆测试成绩,如果记忆项和遗忘项之间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那就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
另一种方法称作成组提示法或项目表法(blocked-cueing or list method)。在这种方法中,提示出现在一组项目之后。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开始,告诉被试他们会看到一些词,他们需要记住这些词。在半数的词(词表1)呈现完之后,告诉其中一组被试忘掉他们刚才所学过的词(F组)而告诉另一组被试记着这些词(R组)。例如,在词表1呈现完之后,告诉F组的被试,他们刚才看到的那些词“事实上是一个练习,目的是让你熟悉词的呈现速度和词的类型。你现在应该把这些词从头脑中清除出去,尽量忘掉它们,不要让它们干扰你学习下面将要呈现的实验词表”。词表1呈现完之后,两组被试继续学习另外一些词(词表2),并且均被告知应该记住这些词。在完成对词表2的学习后,进入记忆测试阶段。项目表法测量方法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基于代价—获益的分析,即比较两种实验条件下遗忘项或记忆项的成绩;因此,定向遗忘效应主要以R实验条件下记忆材料的成绩为基线。如果F实验条件下前半部分的成绩劣于R实验条件下前半部分的成绩,那么定向遗忘的代价(the cost of the directed forgetting)是明显的,即定向遗忘现象越明显;如果F实验条件下后半部分的成绩优于R实验条件下后半部分的成绩,那么定向遗忘的获益(the benefit of the directed forgetting)是明显的。另一种方式是指在F实验条件下,直接比较前半部分材料和后半部分材料之间的成绩,如果记忆项和遗忘项之间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那就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

1.2 T/NT(想/不要想)研究范式

此范式最早是由Anderson和Green(2001)提出,最初是用来研究人们的观念压抑问题,由于其涉及到主动抑制机制,后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定向遗忘的研究中。
此范式包括三个阶段:①学习阶段。被试学习一些由刺激词和反应词所构成的无关词对(ordeal-roach)。②想/不要想(think/no-think)阶段。被试首先熟悉哪些刺激需要他/她们阻止其相关的项目进入头脑,然后完成“想”和“不要想”任务。其中,“想”条件要求被试在看到刺激词之后,尽可能快地报告相应的反应词。“不要想”条件则要求被试在看到刺激词之后,不要想相应的反应词。此外,实验者还操作了“想”和“不要想”条件试验的重复次数(分别为0、1、8或16次)。③线索回忆阶段。实验者使用两种回忆线索,其中,一种线索曾经作为刺激词在前面的阶段中出现过(如ordeal),另一种线索为独立线索,即反应词所对应的范畴的名称以及反应词的第一个字母(如insect-r)。实验要求被试回忆适合线索的学过的词。结果发现,同“想”条件(基线条件)相比,“不要想”条件下,正确回忆的百分数要低,于是就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此外,遗忘随着“不要想”试验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增多。上述结果不受线索类型的影响。
2定向遗忘的机制

2.1 背景差异假设

研究者认摘自: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为,定向遗忘代价和定向遗忘获益源于一种内部背景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两个词表之间呈现遗忘指导语的时候。有意遗忘的产生是因为造成了两个词表之间比正常情况更大的背景变化。例如,遗忘提示可能导致被试把两个词表看成是分开的事件,当他们正在编码词表2时,所用到的背景与编码词表1时所用的背景不同。相反,他们会生成一个全新的背景。定向遗忘代价和定向遗忘获益是学习和测验的背景不匹配引起的。具体而言,定向遗忘代价是因为词表1测量时的心理背景与学习时的心理背景不匹配。定向遗忘获益是因为无论是F组还是R组被试,词表2的学习和测验的背景均一致,但是由于F组分别在两种不同的背景下编码两个词表。因而减少了前摄干扰。 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