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上怎样看待语文课上小组讨论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8852 浏览:337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千里迢迢终于吹到了边远的农村学校,逐渐改变着师生们的教学方式。教师再也不是课堂上的主角,他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样的改变,在理论上老师们都能轻而易举的理解,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去自主?如何去合作?如何去探究?让一线老师伤透脑筋的是没有一个范本,都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了很多新的课堂形式,最典型的就是有了小组讨论。这样的环节几乎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看到,如果没有小组讨论,仿佛就不是新课程了。但是仔细一观察,部分老师的小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根本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
如今的语文课上,一些老师为了迎合教育时尚,特别是公开课更为突出,都要想尽办法使课堂活跃起来,形成一种全面参与的假象。老师让学生“放羊式”的随便乱说,错对都是你真棒,热热闹闹的无聊争论,逗笑取乐的庸俗对话,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等。这样的课堂讨论决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只不过是教学形式的花架子而已。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是学生在老师有计划的指导下就某个问题交换看法、互相启发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学生的口头表达自己体验、经验的机会,能够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新课程提倡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我们一定要加以正源于:论文写法www.618jyw.com
确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在讨论的形式上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改变学生以前关注的“我认为怎样”,使之成为“我们小组认为怎么样”。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要有具体的分工和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并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整理。比如:学生在做“乌鸦喝水”的试验时,可由学生讨论自行分工,谁加石块,谁用手扮演乌鸦喝水,谁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然后,大家根据记录和观察到的加以讨论,总结出乌鸦喝到水的道理。

二、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讨论效果的好坏。记得有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一课后,便让学生小组讨论你学习了这一课之后有什么体会,几分钟后,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收效甚微,还浪费了好多时间。 课后,我和老师议课,使其明白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还不了解该从什么地方说起,这样没有针对性地笼统地提出问题,对于班上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难完成讨论任务的。如果给学生提示,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这样问题明确了,学生不再像无头苍蝇,讨论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讨论时间要充足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设计的问题需要多长时间来讨论,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能让小组讨论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个“过场”——走走形式便匆匆收场。 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中,我选择了《触摸春天》。课堂上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问题是“盲女孩安静在放飞蝴蝶那一瞬间,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按我的要求讨论了大约1分钟不到,我就要求学生汇报。学生没能完成任务,多次出现冷场的局面,这一环节成为这堂公开课的败笔,小组间进行交流、对比、评价,发扬优点,补救缺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关键是要给足时间,让其心灵碰撞出火花。

四、教师要参与其中

小组讨论时,教师不要无所事事,把自己视为一个旁观者,对学生的讨论毫不关心。应该要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时间,参与到小组中去,了解讨论情况,看讨论效果,指导讨论不投入的学习组,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可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以便调整教学进度。

五、及时小结

小组讨论后,都有一个小组汇报的重要环节,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倾听,看是否符合讨论主题,重复问题尽量不说,引导小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指正,对讨论不深不具体的小组要提建议,及时小结讨论情况。
综上所述,搞好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艺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使用课堂小组讨论呢?这要视情况而定,总之任何形式都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