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预习探析小学生数学预习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6199 浏览:211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目标,因此,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必须的。假如课前没有准备,学生听老师的课就会感到一头雾水,教学效果也一定不明显。在预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上难点,找出疑难问题也是预习的目的所在。每次预习发现疑难并记下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有目的地听课,直到搞清楚题目的来龙去脉,达到举一反三为止。这样一来,课前预习的效果如何、方法是否适当,就会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就决定了学生的成绩。下面谈一谈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关键词 数学学习;课前预习

一、预习的内容和目的要明确

首先是通过预习,要对教材在认识上有所准备.通过预习,大家明确要学什么,为什么学,从而在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由于高中的数学和初中的数学在内容和结构特点上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数学的逻辑结构比较严谨,前后联系紧密,而高中数学前后在结构上就不是那么严密,知识点的独立性比较大,所以在学习时有必要对新内容进行结构上的初步了解。
其次是通过预习,要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大家通过预习,掌握教材中哪些地方是主要内容,要重点掌握,哪些地方是不容易懂的难点,在听课时要引起重视,为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是带着目的去听课,比盲目地去听课会在效果上有明显的差距.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大脑疲倦和思想紊乱,课前预习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知道上课时需要带什么教材和学习工具等,使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有充分的准备,高中数学在课堂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一些学习工具,比如必要的三角板等,还有实验课所要用到的一些工具等。

二、预习内容要适量

课前预习有大预习(章节预习)、中预习(部分预习)、小预习(课时预习),最重要而又最有效的当属课时预习,由于一节课的内容有限,时间一般在十到二十分钟,切不可花上几个小时,一看就是几页,那样会抓不住重点起不到预习的作用。因此,预习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三、提纲挈领,紧扣要点

预习要有章法,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教学提纲进行预习,不断提高。预习前有针对性地写出问题的提纲,更要适当了解对一些问题的判断、填空、选择等思考,有目的地去预习,激发预习兴趣,从而提高预习效果。

四、预习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我分两方面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中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效果较好。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4)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5)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五、找出疑难,提出问题

找出知识点中的疑难是预习的关键。无论预习的内容多少,疑难问题肯定会有,对疑点要绝不放松,要理解题中的每一个字、句或所给的条件,对主要词语要反复推敲,弄清题目的要求,要学的知识点体现在哪里,多次对照题目要求,进行丰富的思维想象,为上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做好预习的检查工作

有始有终是课前预习的关键。检查要到位,逐一查漏补缺,不然就有可能虎头蛇尾,坚持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没有一定的预习效果。一般检查分为两点:一是自查。查自己预习的内容和数量是否适中,出现的问题要自己记下来或者做个记号来衡量预习效果如何;二是对预习的知识让老师进行逐一检查,检查时间一定要放在课前几分钟,对照教学内容,用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进行课堂提问,也可利用分组讨论或者随便发言,让学生动起来,特别对主动的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少点拨指导,激发预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密切地把课前预习和老师的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七、对课前预习及时总结

一开始课前预习的习惯还要慢慢地形成,如果方法掌握不够,预习的效果不会非常明显,但是,对课前预习进行及时的总结必不可少。通常每节课后几分钟的回忆和讨论,回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与自己预习中所了解的、弄懂的、掌握的问题还存在哪些不足,预习中的难点能否一目了然。通过预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等等。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是学生进行预习的无形动力,激发学生自觉地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前预习应该使学生认真、独立、有创造性地提出对问题的质疑,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真正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获取最佳预习效果,任重道远但乐趣无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