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合素质面向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建筑及环境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31421 浏览:1372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陈炳泉(1958-),男,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建设管理及教育研究,(E-mail)bsachan@polyu.edu.hk;胡毅(通讯作者1982-),男,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项目组织管理、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E-mail)hu.yi@connect.polyu.hk。
(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中国 香港)
摘要:在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教育中,通过设立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及综合素质非常必要且极具挑战。文章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暑期联合课程实践,重点对该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研究。回顾了案例课程背景、培养目标及学生分组情况,剖析了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块的设计和实施,并分析了学生反馈意见,总结了5点实施经验。
关键词: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能力拓展
10052909(2013)05001004随着香港和国内合作交流日趋频繁,香港与国内高校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深入。近年来,如何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又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工程师成为两地高校在教育合作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当前,内地高校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教育中,主要依赖课堂授课的方式了解国际工程实践与惯例。在香港相关专业本科教育中,除了课堂授课外,考察学习(Study Tour)则是了解和学习国内建筑行业及实践的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实施容易等优点,但难以实现较深层次的认识和学习。2011年,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大”)与同济大学(以下简称“同济”)签署了一系列关于《两校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换》等全面合作协议,希望能借助两校优势资源,加强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的创新和合作。2012年,两校决定首先在建设及环境专业率先启动教学创新,开设相关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联合课程,计划轮流在两校所在地举行。首次“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联合课程主要由理大的建设及环境学院负责组织,同济对口的土木、机械和管理三个学院协助实施,地点在上海同济四平路校区,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内外居住环境相关的可持续建设技术及设计。

一、课程方式及目标

“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联合课程采用暑期选修课程的方式,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介绍建筑及环境专业与居住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全球视野。(3)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建筑行业及工程建设情况。(4)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和认识能力。

二、学生对象及学习分组

课程主要针对理大建设及环境工程相关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和同济相关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两校通过发布公告,由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按照各专业等比例搭配和成绩优先的原则,确定最终人选。最后,两校实际参加课程的学生各39名,共78名,具体如表1所示。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陈炳泉,胡毅面向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表1两校学生专业分布及人数专业理大学生人数
(百分比)同济学生人数
(百分比)土木与环境工程11 (28%)18 (46%)建设及设施管理14 (36%)11 (28%)建筑设备工程9(23%)10 (26%)测绘及地理信息5(13%)—合计39(100%)39 (100%)为促进两校学生跨专业、跨区域的交流和协作,按照课程教学考核需要,将学生分为8个组,每组约10名学生,其中理大学生、同济学生各占一半,并尽可能实现组内学生专业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三、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块设计

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主要参考理大以往开设的通识课程,具体包括课堂授课、授课研讨、现场参观、专题讲座、项目实践等环节,具体如表2所示。
为方便教学和考评,该课程应用了理学网Blackboard网上教学平台,提供课件下载、作业布置、网上评阅等功能,方便课程教学和考核工作的实施,其系统操作界面如图1所示。
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和期末报告两部分,共涉及4个考核模块,如表3所示。平时表现包括考核模块1、模块3中学生个人或所在小组的平均成绩,期末成绩为考核模块4中学生所在组的小型项目作业成绩。小型项目作业要求各组学生针对一个实际可持续建筑实例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撰写一份关于该案例可持续建筑技术和应用情况的案例分析报告。由于课程在同济四平路校区进行,因此选取校园内及附近的4个旧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案例,包括教学楼、浴室、礼堂和办公楼。作业为期三天,首日教师布置作业,简述要求;次日各组学生有一次和助教研讨的机会,修改作业;第三日提交作业并作口头汇报。

四、课程安排和实施

课程从7月15日开始,至28日结束,总共持续2周。第一周教学内容包括一次参观、三次课堂授课、三次研讨指导(两次授课研讨和一次参观研讨);第二周教学内容包括一次课堂授课、一次授课研讨、三次参观和小型项目作业。两校校方非常重视此次课程的实施工作,配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为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自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4个学院,包括一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和一名助理教授,两名讲座教授分别来自同济土木工程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表2教学模块设计和说明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数量说明实施方课堂授课英文共4次,每次2个小时以“建筑业及管理”“声、光及热环境和设备工程”、“地理信息学及宜居环境”和“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家居”为主题理大教师研讨指导英文共4次,每次1个小时针对一次参观和三次授课各有一次课研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有一次授课无研讨环节。同济助教专题讲座普通话共2次,每次2个小时主题分别为“上海地下工程的发展”和“工程管理实践需要”同济教师现场参观普通话共4次,每次约2-3小时分别为上海城市风貌、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中心和世博意大利及沙特馆。理大和同济教师小型项目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参考文献:
宁欣,刘文涵.国内和香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95-499.
邓兆强.《CE2001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课程大纲[Z].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2012.
[3] 甘振杨.《CE2001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课程学生问卷评估报告[Z].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2012.
[4] 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2008(1):21-28.
Enhancing undergraduates’ global perspective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general education subject
CHAN Albert P. C., HU Yi
(Faculty of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学术论文下载www.618jyw.com
ty,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Enhancing undergraduates’ global perspective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general education subject is both important and challenging. The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collaborative summer program “Construction for Better Living” betwee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d Tongji University.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ackground, objectives and student groups of the summer program, followed by analyses of teaching module, student assesent module, and student feedback questionnaire. Finally, fiv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a collaborative general education subject are provided.
Keywords: undergraduates’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study; capability development
(编辑梁远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