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浅谈浅谈教育与生活怎样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23324 浏览:1066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教育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离愈演愈烈,以至于教育开始脱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不同的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提出“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认为“生活即教育”。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理论及事实依据,然而,他们都将教育与生活分离开来,过分强调了二者的相对独立性。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知识学习的过分重视,导致教育与生活脱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一、教育来自于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及归宿,教育维系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地存在。人在世界中生活,生活一天,就有一天的经验获得,这种经验增长的过程就是广义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教育也伴随我们着我们的生命历程,促使着我们的人生经验不断更新和增长。这种一生的教育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终身教育理念”,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单纯的知识获得。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内容,这种生活内容随着我们的成长不断发展变化。
从我们一出生开始,就在家庭生活中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即“家庭教育”。这段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这一阶段,我们学习的是吃饭穿衣等生存必需的各种生活技能,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了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接受着最原始的教育,却学到了最重要的生存技能。现在,中国的小朋友普遍上学比较早,三四岁就开始在幼儿园学习,但即使在幼儿园这一阶段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是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以游戏的形式为主,训练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等,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进入学校后,我们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即“学校教育”。这段时期的教育表面上看似远离我们的生活,但仔细思考,它事实上也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活,也是儿童的成长历程中必经的,这就是“学校生活”。在这种生活中状态中,学生就像是处于塔中,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又可以在一个比较单纯的社会环境下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当然,谈到学校生活,最重要的还是教育本身,这种学校教育是不是脱离生活的呢?首先,从教育的内容,即知识来看,杜威曾经指出:知识即经验,而经验来自生活。所以,勿庸置疑,教育的内容是源自生活的;其次,从教育的过程来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育者总是尽量把教育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知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一个学习生活的过程;最后,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我们接受教育,一方面是出于求知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准备,只有接受了更好教育的人才能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走出学校不步入社会,我们又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即“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仍然要接受来自各个方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面的教育,即“社会教育”。一方面,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人,总是需要不断地向社会其他成员学习,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俗话说“吃一塹,长一智”,人只有在不断总结生活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向生活学习,才能获得成功。

二、生活推动教育

生活对教育具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主要是指: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决定力量。这种动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是教育存在的需要。生活不仅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又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随着人的发展而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没有人的生活便没有了人的教育。没有人生活的需要,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生活永恒,教育便永恒;生活变迁,教育也就随之变迁。教育是通过人来文化的传承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活动,而生活本身就是人生的历程,从而,生活成为教育的本源性依据,成为教育的首要需要。
其次,生活是教育的动力所在。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根基。而教育正是以人的生活为依据,从而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克服认为教育依附于神灵或是依附于自然的观念。而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动力,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来讲,一方面,不同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要求有不同的教育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现有的生活总是在规范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文化成为了教育的内容,教育正是在这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这不同于杜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因为这些文化仅仅是生活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而非生活的全部。所以,教育要联系生活,而非简单地等同于生活。同时,生活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还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的,那么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呢?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字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力;马克思主义中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则在他的《教育论》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我认为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具体表现为:首先,教育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很多调查结果都表明,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也就是说,更好的教育能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其次,教育除了知识之外,传授给我们的还有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正是这种教育使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识道德、知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有序地进行。最后,教育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等,使我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当下的生活,为了当下生活基础上的未来的生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