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此,为有源头活水来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32178 浏览:1459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好的文章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是言之有物,是内容充实丰富,是“凤头、猪肚、豹尾”,而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可有的同学却为作文选材而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要不东拼西凑,脚踩西瓜皮,写到哪算哪;要不拾人牙慧,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作文成了应付、的工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未能很好地占有和储存材料,也未能很好地找到材料的落脚点,若学生能注意写作材料的搜集、积累,并能很好地驾驭材料,那么作文选材薄弱的环节便可以得到改变。笔者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移情自然

“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庄子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能言”之语,我们当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师法自然,因为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道理: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要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要坚韧;当蜜蜂在花丛间忙碌地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当含羞草默默地收拢叶片,那是在告诉我们切莫张扬。
自然无时不在展示它的魅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阳光冬有雪。四季之美景可尽情赏玩: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桂花酒,冬吟腊梅诗。自然万物也各有其魅力:万里长江,浩浩荡荡;滔滔黄河,汹涌澎湃;洞庭番阳,烟波浩淼;嫩柳吐黄,紫燕翩翩;沙洲温暖,鸳鸯双栖;瀚海大漠,驼铃悦耳;天高云淡,雁阵惊寒;朗朗晴空,一鹤冲天;断崖绝壁,鹰隼试翼;深山茂林,猛虎生风;深山古寺,曲径通幽。
当选材都拘泥于大而空时,不妨把我们内心的情愫倾注于自然,如平常的作文训练题《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又见花儿烂漫》,我们选材都可移情自然。例如在写《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的作文时,一个学生写的是一粒野百合种子的梦想,全文集中写她实现梦想的过程,运用了对比、细节、动作、心理描写,整个文章表达张弛有致,内容丰富,由小及大,很耐读;一次月考作文题是《我心中的秋》,一个学生文章的思路是由自然之秋过渡到生命之秋,写前者内容较多,采用总分的结构从静美、无私、多情、厚重等几个侧面加以铺陈,也很好地占有了材料。应该说自然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二、睥睨社会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作文自身就是对外部社会的观察与感悟,对自身人格、性格的探究与完善。所以文章是作者心灵与世界的沟通。“作文的成熟,首先是思想的成熟,只有懂得感悟社会生活,才会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才可能写出成熟的作文”。
心灵与时代脉搏一起跃动,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心去关注、洞察社会,我们会关注汶川、玉树地震、西南持续数月的干旱,我们会关注奥运圣火在鸟巢熊熊燃烧、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我们会关注令国人无比愤慨的三聚氢氨、苏丹红事件背后的诚信、道德问题,我们会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住房问题,我们会关注各地的选秀和相亲节目,我们会关注经典文化也会关注时行的网络文化乃至小沈阳现象,我们热情讴歌真善美,摈弃假恶丑。
回首2008,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当年有相当多的高考作文题都与社会的主旋律相关,如全国卷Ⅰ的材料作文、四川的命题作文《坚强》、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等都是在引导学生不只读书本这本小书,需读社会这本大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小窗口,大世界,我们写作的视角可以投射到社会这个大舞台,表达我们的观点、态度、情感等,如2005年全国卷Ⅰ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一篇满分作文写的就是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孝子——田世国、优秀大学生徐本禹、跨栏王子刘翔,材料新鲜富有时代气息也传递出该考生的美好的源于:论文的写法www.618jyw.com
心灵世界。同样是感动中国人物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学生们表达了最真诚的声音:①虽然他是一只艰难爬行的蜗牛,在他身上却表现出最可贵的品质,他是平凡者也是伟大者;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男儿当自强;③他是弱势群体中的强者,他是风也吹、雨也淋、阳也晒响当当的铜豌豆;④人生的苦难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⑤真正的青春偶像,我们当砥砺人生,洗涤心灵,净化人生。
中国民众强烈地关注时行的文化现象,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结果是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心理也发生了倾斜,娱乐覆盖文化、明星取代劳模、挤走学者、绯闻顶替事实,针对这类现象,学生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①所谓“超女”,一群群蜂拥而至,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歇斯底里,带着面具,为赋新词强说愁,如此轻飘飘闹哄哄的文化成了文化的主角,而经典文化、高雅文化却束之高阁、无人问津。②我们更喜欢带有西北乡土底蕴的不造作不媚俗的土生土长的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阿宝,那是天籁之音。③浮躁的世风,让传统文化变成世人不堪承受之重,功利的思想使传统变成尘封的故纸堆,人们嗅觉迟钝,墨香书香已成为记忆,出生于社会转型期的80后、90后,面对古老而又陌生的经典、国学,他们或徒增敬畏之心,或叶公好龙或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④国学的现状堪忧,国学的沉沦让人心碎!于是有识之士纷纷走出书斋,走上讲坛,讲《论语》、讲《史记》、讲《三国》、讲《红楼》,拂去蒙在经典上的尘埃,揭开经典神秘的面纱,让经典异彩纷呈,光华毕现,让芸芸众生走进经典,去感受经典的智慧。⑤泱泱五千年的文明,经过世代薪火相传,已经有了深厚的积淀,在如此厚重的文化面前,我们理应开拓进取,绝不能宝山空回!字字珠玑,学子的表达闪烁着可贵的思想的光芒。

三、涂抹名人

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内容,但往往停留于浅层,一写到名人便“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或屈、庄或李、杜或陶、苏,自己给自己束缚在一个套子里,不善于挖掘深层内蕴,也缺少现代气息,因为我们未读进去,未读出他们丰满的个性,未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也未能与你笔下的人物成为精神的知己。但有的同学却很聪颖,化腐朽为神奇,凝练笔端人物且把他们写活写丰满乃至诗意化。 一次“忘记与铭记”的话题作文训练,一位学生的文章主体写了“管鲍之交”、“怀阴侯韩信(忘记了胯下之辱,铭记漂母之恩)”、“勾践”三个论据,每一个论据分别从两个侧面去论述且注意材料安排的详略,又用比较精练的语言作支撑,文章写得大气磅礴看不出一点迂腐和陈旧的味道。
同样去写陶渊明,有的同学表达的内容空洞干瘪,也有的同学很善于表达,他们能用“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苏轼)”“大人不失赤子之心”“那些为生活所折磨厌倦于跟人们交往的人是会以双倍的力量眷恋自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些有穿透力的语句去支撑,说明他们在写作时进行了精细的“打磨”,方能写出新意和耐读的文章。
涂抹名人,写出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学的濡养滋润学子,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有的同学去表达迎着墓地、肉体美丽的海子,有的同学去表达为了信仰、透支生命的路遥,有的同学去表达人的高度觉醒的魏晋时代的嵇康,有的同学去表达生命是一棵合欢树的史铁生,有的同学去表达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子”桑地亚哥,有的同学去表达民族魂魄的林则徐,有的同学去表达艺术的殉道者梵高,有的同学去表达站在盛唐中心的李白,我手写我心,笔端流淌的是他们的思想,是他们对这种精神的顶礼膜拜,用精神传递精神,用心灵塑造心灵。

四、文化苦旅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完成知识的课内外迁移,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自觉引导学生阅读,让自然、社会、人文交融在一起,这样学生知识的储备是立体的丰满的。在学习杜甫的《咏怀古迹》昭君篇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下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三峡》,也向他们推荐2009年安徽卷写昭君人生的三次“超越弯道”的满分作文;教学陆蠡的《囚绿记》,可以拓展讲一下永不屈服的绿的精神——屈原、司马迁、李白、韩愈、柳宗元、海伦、贝多芬、邰丽华、史铁生、洪战辉等(正面),老舍、傅雷、三毛、海子、海明威、茨威格、川端康成、莫泊桑、梵高等(反面);在教学柳宗元《小石潭记》可以品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柳侯祠》;在教学《师说》时,可以品味“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风骨;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可以导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的突围》;教读李清照词时可以穿讲《乱世中的美神》等等。文无定法,无需刻意去堆砌材料而让作文成为一个拼盘,情动于衷而形之与言,情到深处文便工,更何况我所说的选材仅仅是冰山一角、挂一漏万,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种提示一种写作视角的突破。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