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浅谈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怎样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6777 浏览:1208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思维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灵活性、敏捷性、系统性、逻辑性等一系列思维能力。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及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核心能力之一。思维能力是儿童学习能力的核心。它常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出现。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敏捷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一、注重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教师要维护学生提问的热情,善待每个学生并积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问与答过程中,认真琢磨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回答他人的提问。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它集合小组学生的全体智慧,相互启发,激发他们的灵感,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回答相同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例如: 10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8个,还剩多少个?讲授这一例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教材所给的方法即破十法和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的方法。此时本节课并没有接近尾声,教师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继续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讨论声中又说出了两种计算方法。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熟练运用该知识源于:论文格式范文模板www.618jyw.com
技能,才能进行下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应用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他们的印象。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并注意知识的技巧性。比如:口算,加法,乘法的结合律,分配律等。例如:教学“圆环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对圆环这一图形还很陌生,为此先让学生以同一个圆心画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并剪去外圆多余的部分和内圆,这样就得到一个圆环。接下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计算方法。像这样动手实践——语言表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动眼、动口、动脑,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处理知识的技巧性。

三、注意知识的纵横性,培养思维的系统性

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迁移。促使学生逐渐把知识内化,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先让学生知道基本性质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一性质,在学生讨论后得到以下验证方法:首先借助图形把同样大小的纸平均2、4、8份,分别取出1、2、4份,并把取出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比较。因为取出的图形大小一样,所以三个分数的大小一样。其次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验证,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四、从数学语言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语言逻辑混乱直接影响数学思维能力。应该有意识有目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表达过程中,结合算理,教师先示范,规范数学语言;在学生回答环节中,要及时纠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叙述模式,并加强复述。在培养数学思维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思考回答问题。

1.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情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恰当创设情景,把学生的思绪吸引到情境中来,并设置适宜的问题,不会过难,也不会太简单。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望而却步,问题太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成功解决问题的自豪感。

2.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数学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探究和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节奏快,整节课以讲授为主,教师讲得眉飞色舞,等到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环节,他们却不知从何下手。这样久而久之,严重挫伤学生的上进心,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每单元首页总是设置一定的场景,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高他们设疑的能力,在设疑的过程中就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当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时,教师可以恰当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