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和我和我“非常”家长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30983 浏览:1444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担任班主任十六年,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打过交道。从最初的茫然被动,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其中有和家长“过招”后的惨痛失败,也有屡败屡战后的深刻反省。而促成我们成长的正是那些曾经令我们伤透脑筋的“非常家长”,在和他们的交手过招中,我们积累下丰富的实战经验,收获了可贵的勇气和智慧。
【案例1】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第一个学期,班里发生了一起意外伤害事故:课间两个孩子在游戏奔跑中,被追的孩子不慎摔倒,膝盖磕在了楼道的台阶上,鲜血直流。当受伤孩子的爸爸赶到学校,看见儿子的腿上缠着纱布,血迹斑斑,不分清红皂白就冲着我大发脾气,怒斥我工作的失职。年轻气盛的我哪里受得了这等窝囊气,也毫不示弱地回了他几句。家长更火了,气势汹汹地冲进教室寻找“肇事者”,朝着孩子的小脸就是一个耳光……。
【反思】
冲动型——克之以柔:在后来的实践工作中,我渐渐明白:遇到此类“冲动型”家长,班主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冷静。他来势汹汹,我们就应适时示弱,耐心倾听,避其锋芒。待他不良的情绪得以排解之后,方请他坐下,将事情原委告之家长,并对孩子的受伤真诚地致歉。同时,要让家长相信: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处理好此事,给家长满意的解决方案。
面对“冲动型”家长,我们不能强攻,而应智取,对他们的一些过激的语言别往心里去,否则就中了他们暗招。遇事不急不火,让中有守,克之以柔,事情自然能迎刃而解。
【案例2】
同样是两个男孩之间的课间玩笑,一个男生用指甲把另一个男生的眼角抠破了点儿皮,我查看了伤情,给孩子上了点儿眼药膏,觉得没什么大碍,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被校长“传讯”了——不幸遭遇家长投诉,投诉内容如下:孩子昨天在学校被同学打伤了,可班主任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晚上多次给班主任打电话,但她有意不接听。现在请班主任陪同孩子去当地最好的眼科医院进行诊治,因为延误治疗时间造成的严重后果,必须由该班主任承担所有责任。
面对如此“刁蛮型”家长,我只有干瞪眼。昨晚电话调了静音,的确是有未接来电,如今再申辩也无济于事,只好咽下心中怨气陪同孩子去了医院。接下来的几天,每晚我都主动打电话向家长询问伤情,态度也极为诚恳,到第三天,家长实在受不了我热情的电话“骚扰”:“黄老师,您不用再打电话了,孩子已经没事了。是我太计较,还请您谅解。”
【反思】
刁蛮型——示之以行:从这件事上我也收获了一些教训:班主任对待自己的工作首先要踏实严谨,不给“刁蛮家长”有任何可乘之机。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之类的事情,无论大小,即便是蹭破点儿皮也不可小视,应及时作出反应,以自己无懈可击的专业素养,获得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对于家长的一些不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合理的处事态度和方式,要理性对待,不可偏激冲动。教师的冷静、宽容和大度,往往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不妥,让刁蛮家长的刁蛮自己暴露无遗。
【案例3】
班里有一孩子,先天性心脏病,父母格外珍爱,一味的纵容导致了孩子的顽劣。面对这样的“偏执型”“顽固型”家长,我知道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家长观念的改变。在多次的登门拜访、数次的沟通谈话依旧没有任何收效之后,我决定静观其变,伺机行事。
有一天,孩子又犯事了:下课时趁我不备,不走正门,却爬窗而出,结果跌落在窗外的走廊上,手脚蹭破了点儿皮,流了点儿血。我想: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我给家长写了一封长达五页的书信,把孩子自开学以来制造的十几起“恶性案件”一一陈述,也包括当天的爬窗事件。我始终站在呵护孩子的角度,详尽阐述了由于家长的过分纵容给他的宝贝儿子带来的身心的伤害,长此以往,孩子将陷在恶习的泥潭里不可自拔,天使也堕落成了魔鬼。次日清早,我收到了孩子爸爸送来的一捧鲜花——“偏执型”家长终于被我彻底说服了!打赢这场攻坚战虽在我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反思】
偏执型——服之以理:由这件事我总结出一点经验:我们不能因为家长不够可爱而放弃对他们子女的教育,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当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给孩子造成伤害时,作为育人者不能不战而降,应当巧施策略,服之以理,用我们的专注与执着去影响和改变家长,赢得家长的支持和尊重。
【案例4】
班里有一家长,经济状况挺好,可每遇到学校捐赠或缴费之类的事儿,总要提出种种质疑、寻找各种理由拒缴。班里开展了班级共读活动,孩子需要自己借阅或购买有关书籍参与阅读交流,结果,全班60位同学的父母,仅有这位家长是采取不合作态度,理由是“花这个钱,没必要!”于是,我自掏腰包网购了书籍,以奖励的方式送给了这个孩子。家长会上,我让孩子们在会上向所有家长进行了好书推荐、展示了精美书签、朗读了读书心得,还表演了童话剧,其中就有那位“吝啬家长”的孩子。会后,孩子爸爸主动给我电话:“黄老师,真的挺惭愧,以往不太支持您的工作,今天听了孩子的发言才知道孩子在学校还是受益不少的。以后要交什么钱,买什么书,您尽管开口就是。”
【反思】
吝啬型——导之以利:“吝啬型”家长之所以吝啬,就是因为他们对人缺乏信任,遇事总怕吃亏,凡事总爱计算成本。对于此类家长,就要“投其所好,以利导之”,让他真切地看到投入之后的产出,看到成本所产生的效益。当他觉得孩子切切实实从中受益了,钱花得的确值,用在了刀刃上,自然不再收紧腰包。
对待“非常家长”,要有非常手段。当然,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仍旧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多条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份难,让我们带上勇气与智慧,仁爱与责任,赢得家长的敬重与信任,即便是“非常”家长也会成为我们教育的同盟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