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长效机制建设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32728 浏览:1468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校企合作的融入性不高,校企之间的性质差异,需求和供给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片面化、浅显化。面对这些问题,文章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进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物业管理;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02年以来教育部多次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高职院校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问题背景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德国的两个70%令人印象深刻:只有3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而70%的学生直接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理论占30%,而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占学业学习时间的70%。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令人忧虑。在2010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落实这一规定,企业没有积极性。企业关注的是要为企业服务,要给企业带来价值,关注的是生存和发展;其次是企业发展,这是它巅峰不破的定律。学院应该关注如何服务企业,如何为企业提供价值增长,学校的服务到位相对企业来讲是乙方。校企合作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是服务于地区经济,服务于对口的专业、对口的企业。所以,校企合作高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建设迫在眉睫。

2.如何构建校企合作长效建设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的问题上有也在积极探索校企高度合作的市场规律和人才培养方案。

2. 1以人为本,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分析物管专业职业岗位群,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231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就培养物管专业“新手——熟手——能手”的形成规律,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确定每个阶段培养重点、课程类别、实践教学重要事项。“新手”培养阶段用二个学期时间培养行业基础和通识能力;“熟手”培养阶段用三个学期时间培养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最后用一个学期时间,加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综合实训,达到物业管理员(中级)“能手”水平,同时具备物业管理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

2.2 “校企一体化”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具有房地产行业特色的校企一体化体制,打造“校中有企、企中有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一体化体制项目。通过“课堂学习—企业实训—课堂学习—企业实习—就业或创业”的工学交替过程,确保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一项技能,掌握一门本领,为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院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在有效促进教师实训技能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可为合作企业充实生产力量并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做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在校企一体的体制下,合作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是我们的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来提高学校的师资队伍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图2-1:物业管理校企一体化建设模型。

2.3“四大机制”是校企一体共同育人的保障

引入新鸥鹏物业管理公司、北京金融街物业管理公司等人才和行业专家,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的工作机制,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在专业发展动态、专业方向调整、企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聘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
引入企业用人标准,与新鸥鹏物业、金融街物业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一体化”人才培养。同时,明确双方需求,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中双方的利益驱动机制(含校企共享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和情感机制,从而将合作深入化、实际化、长久化。

2.3.1利益机制:驱动校企通力合作

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利益主体。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盈利。凡是能够有助于企业合法盈利的行为与合作都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否则,迟早会被企业拒绝。所以学校必须基于这样的认识,以适应企业需求、争取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是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二是适应企业生产流程需要,实行弹性学制。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是连续不间断的,学生顶岗操作客观存在一个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如果学生顶岗操作时间过短,学生熟练了就走,只能给企业带来麻烦而不能带来利益;如果顶岗操作时间长,既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企业付给学生报酬远远低于职工报酬)。为满足企业需要,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将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时间进行综合,每次连续安排时间不少于3个月,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三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和中层干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四是提供优秀毕业生。学院毕业生优先让合作企业选择,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根据企业需要和毕业生意愿,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利益,必然强化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而校企长期友好合作的最大收益者还是学校,因为它帮助学校履行了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职责。所以,在利益驱动的前提下,产生了共享机制和保障机制。 图2-4校企双方合作的保障机制

2.3.2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全面合作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建立校企共同制订计划、教学、开发课程、互聘教师、评价质量的校企一体共同育人机制。

2.3.3约束机制:规范校企健康合作

有激励就有约束,有约束才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帮助和支持,而是双方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法律约束是通过双方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的责任。
源于: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2.3.4情感机制:稳固校企长期合作

校企合作过程始终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特别是企业在培养人才缺乏法律规定和政策优惠的条件下,推动校企之间合作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的情感,它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和润滑剂。情感机制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情感机制,一要加强校企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二要重视相关人员的相互交往。三是经常征求校企合作相关人员意见,诚恳接受并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四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与校企合作相关人员劳动,关心其疾苦,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一旦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学校及校企合作工作产生了感情,校企合作就有了稳固的基础和较高的质量,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
3.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因此,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完成“教师企业工作站”和“企业骨干(教师)教研室”两个人才交融和培养平台的搭建,让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充分合作,并利用与企业建立的校企一体平台及企业的行业背景和人才优势,组建一支由企业骨干、专业技术人才构成的教师队伍,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材、实训讲义的编写;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等。学院定期指派优秀教职员工到一体化平台下的各项目部挂职锻炼,提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定期对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技术援助等,从而实现学院与企业双赢,学生、教师、员工三赢的局面,充分满足现代高职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在同类学院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王永琦,李佳娃,丘映莹.高职高专以项目为驱动的企业化培养方法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7):69—71
孙炎,陈平.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
[3] 周永.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业时空.2011(08)
[4] 魏保立,徐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
[5] 黄海哨,陈强.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到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研究[J].科技广场.2009(04)
[6] 刘雅绮.高职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冯兰,女,重庆,1982年,工商管理硕士,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物业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业管理。
作者简介:
周福亮,男,重庆,1983年,工商管理硕士,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管理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业管理。
张丹媚,女,广西,1982年,理学硕士,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