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云南省云南省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有着不足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7681 浏览:247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云南省教育厅重视省内高校的国际合作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国际教育进程发展较快。本文通过研究云南省内高职院校的国际教育合作情况,找出了当前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国际合作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的建议。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问题世界经济融合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与外国机构在经济、农业、科研、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云南省“桥头堡”战略促进了云南省及周边东南亚国家对国际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国际教育合作成为云南省内高职院校实施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一、云南省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现状

为了促进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省内高校加快国际合作步伐,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借助“桥头堡”建设的东风,选择东南亚高校作为合作对象,签署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合作协议。通过搜索相关信息不难发现,云南省内高职院校所签署的协议内容多以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交换教师和学术交流为主。

二、国际教育合作常见问题

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受国内教育体制的限制,同样要受到目的国国家教育制度的制约,一些问题在实施国际教育合作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定位狭窄,国际视野不开拓

本文在研究云南省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状况资料时发现,一些院校选择地域位置接近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内的高校作为合作伙伴,除了给学生提供境外语言环境之外,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能力发展空间,不能促进学生国际视野的形成。如某高职学院的东南亚语专业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可圈可点,是云南最早实施国际教育合作的高职院校之一。该校的国际合作只限于教师进修、语言培训和专业实习三个项目,出国留学学生只能获取语言课程培训证明,或在国外实习单位从事普通工作,专业技术和个人空间较难得到发展。合作定位狭窄对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发展的范围与层次有较大阻碍作用。

2.关注知名度,不重视国际合作可操性,高职生学历进修受阻

某些高职院校与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期望借助对方声誉或师资扶持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此类院校往往忽略对方的合作意愿、留学生计划和招生要求,考虑合作基础以及合作的可操作性,盲目签署协议的结果是使合作洽谈流于形式,协议内容成为一纸空文。如某高职院校经过反复比对觉得某国农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该校接近且排名在前,有相当高的合作基础,然而到洽谈环节访问人员才发现,该国公立大学不能针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对外国留学生实施“专升本”合作,科研项目也属于该国国家机密,唯一能够实施的就是为期一年的泰语培训。
在发展初期,云南省高职院校对国外教育体制和办学性质不了解,高职生想获得本科学历必须参加国际院校的入学考试,再经过4年学习才可以获得该校本科书和学位证书。这些因素制约了高职生出国留学的热情,使相关院校的国际教育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国际化发展不如本科院校迅猛。

3.“走出去”容易,“请进来”难

受区域经济发展制约,一些有留学意愿的东南亚学生无法支付高职院校的留学费用,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外国学生往往选择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学府,中国政府奖学金也向本科院校的来华留学生倾斜,因此云南省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以派遣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或实习为主流。除国家或政府支持项目之外,高职院校较难吸引到外国学生自愿前来就读。

4.“双师型”教师难求,对外籍教师依赖程度高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常以“工学结合”为特色,即便是外语类专业也是如此,但是国内大部分外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专业类教师在短期内无法掌握外语,两类教师都无法根据现有水平从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或专业外语教材编写等工作。高职院校不得不向国际合作院校洽谈交换教师项目,以求解决国内师资匮乏问题。事实上,国际院校一般鲜有富余教师外派,更难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派往国内,高职院校不得不请外籍文教专家或从其他单位聘请外籍人士承担专业类外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时间的历练,专业类外语教师匮乏是当前云南省高职院校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5.硬件设施薄弱,科研合作受限

云南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多数院校依然在使用老旧设备,没有经费更新或购买先进的实验器材。没有科研设施,就无法实施科研项目,自然谈不上与国际院校或机构进行科研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无法解决的难题之一。如某高职学院位于云南小粒咖啡主要种植区域,该院校举办的咖啡种植与加工技术培训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某国咖啡病害研究所对该校有科研合作意愿。然而,该校没有经费配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合作洽谈只能暂时搁浅。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如何有效实施国际教育合作,解决不同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困难,如何提高科研能力以促进先进技术的交流?这是当前高职院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优先考虑合作可操性,突显特色专业

从协商国际合作到签署协议需要较长时间,期间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所以优先考虑两校的合作基础是否可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既突显办学特色又有人才需求的专业进行合作,使该校特色专业建设如虎添翼。

2.设置合作专业,获得双赢结果

两校共同设置合作办学既可以避免课程重置,解决师资紧张和学分认定问题,又有利于两校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同时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适应与创新能力。

3.了解国外教育体制,与不同办学机制的院校合作

云南省少数高职院校通过与私立大学签署“2+2”本科专业教学协议,解决了高职生国际学历提升问题,只要海外学历认证手续齐全,该私立大学颁发的书能够得到中国教育部的承认。

4.大胆探索合作渠道,促进合作形式多元化

高职院校办学的特殊性能够促进其国际教育合作的发展空间,既可以选择国际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又可以选择相关企业实施国际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事实证明,只要找准目标,转变思路,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有合作基础,不拘泥于学院层级对等关系或办学机制,高职院校也能在国际舞台上创造出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沈二波.高职院校对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开封大学学报,2011,(02).
朱晓倩.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