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不当型数困生问题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3302 浏览:1070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从归因的角度对数困生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主要探讨并验证了中学生数学学习归因与其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数学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在对数困生归因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归因不当型数困生”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首先对数困生问题进行了课题综述,回顾了人们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其次,先容了韦纳的三维归因理论,它不仅是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本文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先容了实验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工具和研究程序,并通过大样本调查探讨了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数学成绩与数学学习归因的相关性;(2)数优生与数困生在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归因方面的差异比较;(3)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归因的因素分析;(4)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维度差异比较;(5)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差异比较;(6)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失败的归因维度差异比较;(7)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失败的归因差异比较。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与讨论。在这一部分我们总结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并且简单讨论了不良归因方式产生的原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数困生不良归因的两种主要形式,并且通过对两个具体个案的研究,描述了归因不当型数困生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成因和转化对策。第四部分是教学建议。主要利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归因理论的研究成果给家长、教师、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数困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学生数学学习归因与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对于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的归因从归因维度和具体原因知觉两方面探讨了数困生的归因,较深入地研究了数困生的归因特点;初步讨论了归因不当型数困生的某些特征。由于我们的研究只是探索性的,“归因不当型数困生”的界定比较模糊,未能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和严格的判定标准,这就向我们后继研究工作提出了挑战。【关键词】:归因方式数困生数学兴趣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成绩
【论文提纲】:研究背景8-241选题缘由8-101.1为何选择数困生问题81.2为何选择归因的角度进行研究8-102课题综述10-172.1数困生问题研究概况10-122.2数困生问题研究综述12-172.2.1数困生的界定12-132.2.2数困生的认知特点13-142.2.3对数困生非智力因素的探讨142.2.4关于数困生转化对策的研究14-173理论背景17-243.1韦纳的三维归因理论17-213.2学业归因的相关研究21-24研究步骤24-321问题提出24-252研究方法25-262.1研究对象25-262.2研究工具262.3研究程序263研究结果与分析26-323.1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数学成绩与数学学习归因相关性26-273.2数优生与数困生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数学学习归因差异比较273.3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归因的因素分析27-283.4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成功归因维度差异比较28-293.5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差异比较293.6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失败归因维度差异比较29-303.7数优生与数困生对考试失败的归因差异比较30-32研究结论与讨论32-441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32-332不良归因方式产生的原因分析33-352.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失败经历33-342.2学生的不良性格342.3学生不正确的数学观342.4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当评价34-352.5家长的过高期望353归因不良数困生的主要表现35-443.1个案研究137-413.2个案研究241-44教学建议44-471给教师的建议44-452给家长的建议45-463给学生的建议46-47总结47-48参考文献48-51附录51-55致谢55-56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