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句式,古汉语比较句式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20664 浏览:936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古汉语的比较句式,类形多样,有些也不如现代汉语的显著、易辨,,欲通畅地读懂古文文意,很有必要熟悉并掌握它。这些比较句式,可分为四类。

一、跟现代汉语的比较句式一样,用“比”或“不如”把比较的人或事物组合在一起。:

(1)今虽死乎此,比吾相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这类比较句式较显著、易辨,故不赘释。
二、用介词“于”出相比之下较差的一方来,且放在“于”前表示比较内容的谓语大形容词,此时“于”于现代汉语的“比”。(即形容词后的“于”译释“比”。)古汉语比较句式中的、常见的一类,它有四种形式:

1.“于”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这三个例句有五个“于”,个在代词“之”后,可译“以”或“在”,后四个因均在形容词后,故译“比”。

2.“乎”句中时,其用法于介词“于”,所以句中形容词后的“乎”仍译“比”。:

(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以而师之。(韩愈:《师说》)
(8)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论语·先进篇》
显然例(7)“乎”,前在动词“生”后,译“在”,(上文例(1)句“乎”,也因在动词“死”后,才译“在”。)后因在形容词“先”后,故仍译“比”。例(8)及下文例(11)中,因“乎”在形容词“长(年长)”“大”后边,故同样译“比”。
3.用表示“谁”或“”等意思的无定指代词“莫”作主语,与形容词后的“于”(或“乎”)配合,意在比较之下,和后者。:
(9)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10)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荀子·天伦》)
(11)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庄子·盗跖》)

4.无定指代词“莫”与句末“焉”组合,表示比较。:

(12)夫人有恩而背之,不详莫大焉。(马中锡《中山狼传》)
(13)术辈首乱,罪莫大焉。(《晋书·温峤传》)
例(12)(13)“焉”是个兼词,于“”;而“于”在形容词“大”后还是“比”的意思,“是”在这里是指示代词,当“此”讲,指代“人有恩而背之”、“术辈首乱”的事。
的是例(9)至(13)“莫”无定指代词,切当否定副词“不”译,,整个句意就全错了。

三、由“孰”、“孰与”(或“孰若”)组成带有疑问语气的比较句式。:

(14)……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15)父与夫孰亲?(《左转·桓公十五年)
(16)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这三例句中,“孰”前面均有两个并列成分(常由连词“与”连接),“孰”表示要在前面的两个或两种情况比较之下选择。“孰”可译为“谁”、“哪”、“哪件事”或“哪种做法”等词语。
(17)以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伦》)
(18)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19)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徐珂《冯婉贞》)
(20)(邹忌)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2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3)卿言多务,孰若孤?(《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孰与”(或“孰若”)的运用,一般有两种情况:,“孰与”(或“孰若”)+动词,表示比较两事得失,含反诘语气,可译释为“何如”、“怎(哪)比得上”。如:例(17)。也可跟“与其”配合,组成“与其……孰若……”的格式,表示前后两项相比较之下,意在后者。如:例(18)(19)。,“孰与”(或“孰若”)+名词(或代词)+形容词,表比较优劣长短,于“与……比,谁(哪)更……”。如:例(20)(21)。也有不加形容词的,译释时要意念补出相应的形容词。如:例(22)(23)。
四、用“莫如……”或“莫若……”组成比较句式,表示比后面所说的事情更为重大或更好的了。“莫如”或“莫若”上下文义灵活译释为“”、“不如”等词语。:
(24)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徐珂《冯婉贞》)
(25)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史记·萧相国世家》)
(26)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