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课开放性原则新探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3940 浏览:105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进展性、创造性、开放性的课程,实践性和进展性决定了该课程必定在实践和操作中不断探讨和革新,而正是这种实践性、进展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必定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开放性原则以联系、进展的眼光指导教学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全面和个性化的进展。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创造力和个性进展的最前沿阵地,是开放和革新的实验场。然而,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开放性原则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开放性原则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应更具开放性

1.信息技术教学目标需要不断调整和进展

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体验,a情感和价值观。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将过程和体验、情感和价值观纳入教学目标。以旧教学理念到新教学理念是一个质的飞跃,但不可能是终点。教师要始终秉持革新精神,不断进取,学习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不应受新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学理念是不断进步的,教学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开放的、不断进展的。医学论文而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则更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基础水平调整具体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的具体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受到很大限制

(1)具体教学目标受陈旧的教材限制。目前,一些初中、小学教材仍是6、7年前的教材系统,早已不适应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学生知识面日益开阔及心理特点日益变化的特点和要求。比如,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尽可能降低难度和枯燥内容,大大增加趣味性、生活性,可以而且能够起到分担部分减负的职能。目前,一些小学内容与初中内容严重重叠,部分内容难度过大,甚至超过初中。一些教材内容与学校实际情况脱节,与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要脱节。
(2)具体教学目标受《教参》、教学常规、教学检查、教研活动的限制。信息技术是最具开放性和革新性的课程,但是《教参》实际上却为信息技术人为设置了教学目标,名曰“参考”,实际上起到思维定向诱导作用。而教学常规、经常性的教学检查、教研活动更对信息技术施加了外部压力。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教研活动进度、教案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备课,教师不敢也不可能进行大胆的革新教学,只能在原有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实行局部革新和发挥,这就大大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二、教学内容应更具开放性

新教材固然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发挥,然而新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频繁变更。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教材内容和具体教学目标的条件下使教学内容尽可能生动、充实和革新。

1.教学内容趣味化处理

(1)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教学事例自主选择,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虽然教材中的事例已经陈旧,但教师完全可以用最新的事例和最新素材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学内容不仅要更贴近社会,而且要尽可能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直接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吸取教学素材,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材内容可探究化处理

教学事例来自社会和生活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并不等于学生乐于探究。如果内容过难、太枯燥,要达成的目标技术难度太高,都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会使学生忘而却步。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个“探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策略设计都要恰到好处。低于“探究度”,不足和目标过于简单,学生轻易完成,这不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而大大高于“探究度”,学生尝试几次无法实现,干脆不探究了,索性等待教师演示,这又达不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对策应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

(1)任务、兴趣、激励等多重驱动并重。谈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往往只想到任务驱动,笔者认为,应该改为任务、兴趣、激励多重驱动。任务驱动带有外部压力性质,是外因,而兴趣驱动才是内因,是驱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决定因素,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而激励驱动(包括奖励和鼓励)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催化剂、强化剂。驱动的多重性,任务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兴趣的延展性,激励策略的多样性都体现了开放性。
(2)实行全方位的立体式指导。课堂中发挥课本、教师、互联网、帮助文档、学生小导师、学生互助等一切形式的协助指导作用。课前和课后还可以通过邮件,、博客、教学论坛等进行网络辅导,教师可以提前将下节课内容放网上供学生研讨和探究。 指导方式可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而补充和增加,体现不断革新的开放式指导对策。
(3)实施探究性、探讨性学习对策。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学生以未知到已知的探究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收获学习的乐趣(体验),提高信息素养和道德情操。探究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建构的过程,还是情感道德的建构过程,探究的体验和结果更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的动机和动力,探究的结果也是下一次探究的开端,探究就是不断走向成功、不断走向完美的无限循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对探究性学习的最好的诠释。
(4)努力实现多学科融合。信息技术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它可以与其它学科的可融合性,它是最容易实施学科整合的学科。首先,它可以邀请其它学科进行联合探究,为其它学科提供学习、交流工具和展示平台。其次,它可以直接用其它学科不足和内容作为探究的内容,将其它学科内容直接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探究活动中来。最后,它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学科CAI软件实施辅助教学(比如:小学数学伴侣,单词游戏等等)
(5)坚持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进展。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进展是一致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定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策略甚至不同的内容达到学生个性化进展的目的。教学的多层次性和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进展体现了联系和进展的特点,正是开放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总之,开放性是信息技术课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以联系性、多样性、进展性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该原则的准确、全面、开放性的运用,必定能够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