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形势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探讨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8292 浏览:253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对我国高职环境艺术教育的近况进行了一定的浅析,并基于产业进展走势和时代进展的眼光,以工作历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论述作为指导,探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方式的构建和实践。建设基于工作历程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系统,并在实施这一课程系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转型升级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探讨与实践
[作者介绍]李莉(1968- ),女,四川绵阳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探讨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四川成都 610091)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设计艺术专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系统革新之实践探讨”的探讨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KB02)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06-02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进展,企业需要大批具有革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而现阶段的职业学院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突出体现在企业重点关注的革新意识、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欠缺,由此,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已成为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不足。高职环境艺术教育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建设的需求,在校企互动合作形式、共建共管方式、互利双赢方式以及独特等诸多方面,建立一种良性、稳定、可持续的互动状态共同培养运用型高技能人才,发挥推动行业进展的社会功能,是当下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人才培养方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行业正面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也面对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历史性跨越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革新型队伍,掌握论述知识和高技能型运用型人才。我们结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将美术教育同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的艺术教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工作室化”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工作室化”教学方式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的“工作室”这一典型工作方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境职业化、学习历程岗位化、学习成果社会化;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其诉求目标是素质与能力协同推进。我们将人才培养方式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阶段,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作室化教学,实现学习历程与工作历程的一致,确保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学习。第三阶段,通过项目实战,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完成以“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二、教学历程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革新教学策略和优化人才培养途径是整个人才培养案例实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下面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对“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进行说明。
1.职业性。在专业教学方式上,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更适宜以“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多项课程的学习。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把整个学习历程分解成为一个个典型的学习情境,设计出相对应的项目教学案例,针对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培养。项目课程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组合,本着“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原则成立设计工作组,每个设计工作组为3~5人,按照设计公司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运作。设置设计总监职位,选择企业的实际项目,分工协作,这样不仅传授学生论述知识和设计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实践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今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高技能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与教学方式的总走势,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首先,通过校企合作使我们真正了解到企业需要的是能做施工图、能做案例、能把工艺表达清楚、能动手的学生。要求明晰了,课程的调整就有了方向。其次,深化课程革新,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工作室和工厂车间成为主要的教学场所,鼓励教师成立工作室,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来,引进真实的设计项目,根据工作流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成立设计项目工作组、项目接洽与项目浅析、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室内设计空间组织与计划、平面布置、界面处理、材料选用、采光与照明、工作模型、效果图绘制、图纸打印、设计文件汇总、编写设计说明”等14项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训练与掌握相应的设计论述知识、设计策划技能和体现技能。在此特别强调一点,在重视设计实践的同时,绝不能忽略且非常强调设计论述对实践的提升和指导。实践可以强化操作技能,而思想可以拔高意识、开阔视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
3.开放性。信息闭塞,缺乏调查探讨,缺少对外联系,造成与市场脱节,使创造力的培养失去实践与技术支撑。专业教育的近况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课堂教学,进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如组织专业学生参与行业内各项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利用社会上的相关资源优势,为我们专业教学服务。依托地区经济进展的特点及优势,聘请在工作方面和技术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工程总监及能工巧匠,带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项目,参与到日常实践教学中,并承担着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等教学工作;在教学实施中,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同时结合各类室内设计大赛等,来充分体现教学历程中开放性的特点。

三、依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基于工作历程革新开发课程

要使人才培养方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基于工作历程开发课程。按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行业岗位能力标准,基于工作历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系统。将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贯穿于人才培养历程当中。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项目学习能力标准:专教师共同完成项目教学,让顶岗实习时达到岗位能力与真实工作能力的对接。如图所示:

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方式的探讨与实践

1.探讨“专业教学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学科系统方式下的专业课程都是个体的、点状的、静态的、封闭的。要想连接课程与课程、知识与技能、技能与职业就要根据设计师岗位能力的要求,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全面调整;根据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历程,按照设计公司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运作,选择企业的实际项目为核心内容;根据难易程度选择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设置课程内容;根据工作流程安排课程次序;根据设计案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内容适用,次序合理,循序渐进,目标明确。2.创建“专业与基础一体化”的课程系统。随着“项目化教学方式”的确立,旧的“三段式”课程系统不再适合新的方式,必须要建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课程系统,才能够保证使每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合理地组织安排专业课和基础课,处理专业与基础的联系及架构我们的课程系统,我们转变“基础先行”的旧思维,模糊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打破了传统的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将传统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核心内容分别纳入到项目系列课程中。如将素描、色彩、线描融入手绘效果图体现课程中,将“三大构成”课程的核心内容融入项目案例策划课程的界面处理和模型制作环节中。形成基础与专业并行的“专业基础一体化”的新课程系统,实践“专业—基础—专业”的新思维,使整个基础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训练融为一体。
新课程系统的特点是以项目设计贯穿所有课程。在整个教学历程中,始终在项目的背景下有序地工作:以接任务到沟通,以资料收集到概念形成,以空间策划布置到效果图体现,以材料工艺到价位,以施工现场监督到竣工验收,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一个课题,都有相应课程相对应,环环相扣自成系统,转变过去课程互相独立,各自为政的松散式的点式课程系统,使课程教学形成一个自然的整体。同时,以设计项目为主线,对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学习与训练,紧紧围绕项目的设计任务展开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设计历程中,逐渐掌握专业知识与设计技能。新的“专业、基础一体化”的课程系统达到了教学内容适用,课程次序合理,学习目的明确之效果。
3.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将各类博览会及企业纳入到教学资源中加以利用,为学生提供观摩、体验、学习、实践的真实情境。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革新和技术运用能力。具体措施如下:(1)讲练结合。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策略教学,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在动手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2)注重教学互动。转变传统论述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策略,把不足交给学生。教会学生查阅资料的科学策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案例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撰写调研报告,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4)任务驱动成为我们主要的教学策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根据室内设计室的工作流程,将课程项目分解成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训练并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5)分组协作。在小组中进行项目案例计划、分工、讨论与评价;在班级中,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互学的良好氛围。在训练学生设计技能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课堂成为良好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具有实战性的工作场所。
4.采取“历程制约”的考核机制。在新课程中积极推进历程性评价,探讨教学考核方式策略的革新,依据职业岗位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历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论述与实践的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教学历程、环节的考核与制约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评价系统构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综合素质考核制,是我们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而探讨的重要手段。通过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信息;可以避开以往由于单方面的纸面效果或某一项指标考核而造成的片面评价。其将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所体现出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如体现能力、设计能力、革新精神、合作精神、知识涵养、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主要以论述知识环节、专业技能环节、综合素质环节的考核三方面入手。
五、结语
基于工作历程系统开发课程系统和革新教学内容,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点式教学方式,以“专业与基础一体化”新思维,形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新的课程系统,使课程内容更符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课程内容结构与职业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衔接对应,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较好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与专业分离,专业与职业脱节,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练等专业重点、难点不足,以适应转型升级形势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升级需求。
[参考文献]
[1]孙亮.产业升级形式下高职设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探讨与实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探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郑娟.国内多元化背景下的家具设计教育之转变[J].美与时代(上),2010(5).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