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一些深思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34406 浏览:1573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独生子女在中小学生所占比例日益增大,但由于家庭环境因素致使独生子女身心进展方面有不足之处。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挫折”教育应运而生,而体育教学成为其重要阵地。
关键词:独生子女;挫折教育;体育教学;深思
1671-0568(2012)27-0061-02
当前,独生子女在中小学生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致使独生子女学生在身心进展方面有着一些不足,如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出于对青少年身体健康进展的热切关注及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人们就提出了要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进展,而体育教学理所当然也就成为“挫折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笔者就这一不足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挫折教育的基本含意

当今的独生子女都是在家人宠、亲戚爱的环境中成长的,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们转,以他们为中心,这就养成了这些子女的恃宠而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事情的进展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一点不足自己就束手无策。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包括挫折心理调整教育和挫折预防教育。它是教育者对正常青少年合理地设置适宜的挫折情境后再引导青少年积极地克服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反复拼搏,最终战胜挫折,达到成功的顶峰。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能以楷模为榜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提升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教育学生具备输得起、达得到、能吃苦、敢竞争、不屈服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实际上,挫折教育古来有之,如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梁启超在其《饮冰室合集·论毅力》中对挫折教育也做了精辟的论述;一些西方学者对挫折教育也提出了诸多的论述。由此可见挫折教育古今中外都受到重视,在挫折中屡败屡战的也大有人在。然而,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如何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塑造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新课题。

二、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需要的是体魄强健、敢拼敢闯、坚忍不拔的高素质人才。《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革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战争纷乱的年代,每个人为了祖国的独立自主抛头颅、洒热血,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惧怕,面对挫折以无所畏惧之情奋勇前进,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进入21世纪,和平是主题,和谐是宗旨,而现代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思想解放、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都任性,自我约束与自我制约能力差,意志比较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如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们不是想方设法进行解决,而是怨天尤人,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消极懈怠,甚至于怨恨社会。在学校中不进行挫折教育,如果他们缺乏困难与挫折的磨励,就很难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由此,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新时期教育的需要。
学校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都体现得极其生动、具体、鲜明。由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代替的作用。众所周知,学校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并且以竞赛的形式出现于学生面前,体育课对学生有体能的训练、有智力的开发,以长跑为例,每位学生坚持下来都是对本身的挑战,都是战胜挫折的体现。在长跑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临界点,对自身的体能都有一个适应阶段。作为体育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茁壮成长,以而成为国之栋梁。

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几个不足

1.浅析学生产生挫折的理由。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常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碰到许多困难,使其学习目标难以实现,这就是遇到了挫折。挫折产生的理由主要有:气候不适宜;器材有不足;人际联系紧张;身体条件差;有着“自卑感”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等。以有着自卑感为例,有的学生虽然在爱中成长,但也形成了胆小、害怕的心理,认为自己离开家人会一无是处,面对同学的强势和爆发力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体现在体育课上就是体能训练不敢做,不敢在众人面前体现自己,害怕自己出丑等。由此,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也是挫折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实力与能力,多练,加强自身素质锻炼。
2.认清挫折的两重性。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也不例外,人总是在矛盾中不断进展的,一生中会遇到多少坎坷和挫折是难以预料的,但挫折具有两重性。在意志坚定、知难而进的强者面前,它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在意志消沉、怯懦自悲的弱者面前,就可能变为不可逾越的万丈深渊。所以,教师应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和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挫折中学习,对挫折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最终战胜挫折,这是挫折教育的中心工作。
3.设置挫折情境要谨慎。对挫折的忍受力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别性,如果不考虑学生承受打击的能力,那么挫折教育不是“隔靴搔痒”,便是“伤口撒盐”。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承受力设计不同的挫折情境,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让学生在挫折面前意识到这是可以逾越的,是为了提升自身抵抗能力,不是让挫折把学生淹没,而是让挫折成为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让学生在挫折面前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设置的挫折情景不是让学生害怕,不是让学生束手无策,不要让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有意见,是故意来整自己,这会使学生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这就违背了我们设置挫折的初衷。为此,要求我们在设置障碍时要特别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切忌对残缺家庭学生、残疾学生、越轨学生及能力不及的学生随意设置挫折情境,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认为不能完成时就自暴自弃,对教师设置的挫折情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行我素,这就事与愿违了。
4.强调挫折教育并不等于排斥成功体育。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促使学生达到成功——真正的成功。“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遭到挫折与失败后不动摇、不妥协、克服重重障碍,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克服困难后才称得上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但是,那种脱离学生实际与教学不得法,使学生一挫到底的现象和挫折教育的做法与成功体育都是背道而驰的,是绝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自己首先要摆正心态,认识到自己设置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得到怎样的教育,怎样在挫折中战胜困难,让学生始终与自己所设置的目标保持一致,让学生在挫折中接受教育,最终走向成功。
5.实施挫折教育需要加强宣传,多方配合。实施挫折教育需要加强宣传,提升认识,家长、学校与社会相互配合,积极营造“磨难励志”的氛围,使学生明白“自讨苦吃”的深刻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热情帮助,并注意严以律己,身先士卒,还要重视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课内得到的教育,能在课外得到坚持、内化和升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