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比喻“比喻”在生物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28727 浏览:1314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名合格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不是把问题越讲越复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的知识,怎样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具体,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打比方”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我运用“比喻”的手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比喻”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例一,教学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联系及区别时,我曾以这样的暗喻加以概括:第一阶段“同舟共济”;第二阶段“分道扬镳”。其中的含义学生心领神会。生物知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有待于教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加以传授。特别是当我们在讲解有关生物的结构、生理等一些大家感到较为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不妨“打个比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二,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是将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分解后,将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储存在ATP中的能量又可以释放出来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对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疑问: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为什么要释放出来才能用于生命活动?有机物和ATP中储存的能量都是化学能,为什么ATP可以作为直接供能物质而有机物则不能?如何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方:
有机物(稳定的化学能)ATP(活跃的化学能)能量
银行钱包 钱
把能量比作钱,有机物比作银行,其储存的稳定化学能相当于银行里的钱。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只有释放出来才能用于生命活动,就像银行里的存款只有取出来后才能拿到市场上去消费一样,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就相当于从银行里取出存款。人们从银行里取出存款一般都放在钱包里,ATP中储存的活跃化学能就相当于从银行里取出来后放在钱包里的钱,从钱包里拿出钱来直接消费显然要比从银行里取钱方便、快捷得多。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就理解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和ATP作为直接供能物质的含义。
例三,判断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类型。减数分裂及遗传变异的内容有这样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体产生的精子类型有几种?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有几种?答案分别是4种和2种。根据自由组合的原理,基因型AaBb的动物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出现两种组合方式:(Ab和aB)、(AB和ab),两种组合方式共产生4种配子类型;如果只是一个精原细胞则只会出现两种组合方式中的一种,非此即彼,产生配子的类型就只有2种。为了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这个问题,可以用这样一个比方:班上有2个空座位,来了一个新同学,2个空位让他选择,在他作出决定之前,他有两种选择的可能,但他坐下去之后,他就只能坐一个座位。这样讲解可把一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例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则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则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教材上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为例对这一知识进行了说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用了这样一个比方:把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看成是一幢结构复杂的高楼大厦,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看成是简易的木板房,大厦不易被摧毁,一旦摧毁则重建的难度非常大,木板房很容易被摧毁,但毁坏后重建的难度不大。用这样一个比方,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直观。
例五,细胞周期的概念。在讲述细胞周期的概念时,教材上用一个圆来表示细胞周期,说明细胞周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但学生就不好理解,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不好理解为什么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为什么间期长、分裂期短。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把细胞周期比喻为做菜的过程,首先需要买菜、洗菜、切菜(比喻为分裂间期),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炒菜(比喻为分裂期)。准备工作时间长,而且必须在前,真正到炒菜的过程,时间反而不长。这样一比方,学生就心领神会了。

二、“比喻”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

“比喻”能使知识化平淡为生动,可以激发兴趣。作为理科科目的共性,很多知识点枯燥无味,并且我们往往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讲解,因此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学生会越来越吃力,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培养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使平淡的知识生动起来,比喻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喻”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创新运用。随着生物教学向微观方面发展,很多结构和生理现象都是学生肉眼难以看到的,尽管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很多结构、现象能真实地再现出来,但很多时候学生仍然不明白。而运用比喻这样的方式能使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和创造性的激发。恰当的比喻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
在教学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比喻就能使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寥寥数语便明白了。不过如此不起眼的比喻,却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行动持久而深刻的研究,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更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比喻的好处很多,但如果运用不恰当,不仅不能服务于教学,反而成为教学的绊脚石,这也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其实,除了比喻手法,在我们的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方法,值得运用,如对比法、数字法、拟人法等,无论什么方法,关键是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可多加尝试,使生物教学异彩缤纷……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