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小学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6764 浏览:224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本文笔者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环境下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使小学生从小学就会自主阅读,进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 有效策略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没有大量阅读中外名著,他很难为自己的发展构建坚实、宽厚的基础。纵观古今成就大事业者,其少年时期都经历过一个大量、专著阅读的阶段,自身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语文课堂对于学生阅读而言终归是有限的。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苏霍姆斯林基也说过:“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多读课外书。因为书是启智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认为,实现以上目标可采用如下策略。

一、教师需根据学生特点选定课外阅读书目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需要完成1摘自: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45万字的阅读量。如此巨大的阅读量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找准学生兴趣切入点,推荐好的书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读物太少,并且没有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细化,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编了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经典诵读类。此类书目适合诵读,比如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等。如《三字经》《弟子规》《名人名言录》等可以让学生在晨读时大声朗诵。这样,学生在吟诵、朗读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把经典背诵下来,丰富学生的学识。
2.中外名著类。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读中外名著就是在和大师对话,这是一个极好的提升自我的途径。因此,我们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去读。
3.浏览泛读类。此类指时文、报刊、网络等阅读。生活在当下的学生不仅要接受传统文化、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还应感受身边的生活和世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报看新闻,培养学生阅读报刊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二、建立奖惩制度

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育。为了让学生坚持阅读下去,并最终形成阅读习惯,我在班级建立了阅读奖惩制度。为了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并坚持下去,我推出了“读书积分卡”。“读书积分卡”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了量化,学生的读书积分成绩由教师认真核实,学生每阅读一万字的内容,就可得到十分的积分,五十积分可得一颗读书星,依次累计,逐层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学期末进行评比,获得班级读书大王称号的学生可获得教师精心挑选的图书。“读书积分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相对于奖励还有惩罚制度,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教师限定的最低阅读量,那么将会受到背诵课文的惩罚。

三、建立读书成果展览会

学生读书成果需要分享,分享过程是对其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我在班级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成果展览会。比如剪报本,由16开白纸装订而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报刊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分门别类地贴在本子上。我还要求每张报都要尽量做得精美别致,就像办黑板报一样。于是,学生为剪报加上了花边,勾绘了图案。很多学生都以自己的剪报本为傲,视为珍宝。此外,摘记本也是不错的形式。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专门用来摘抄书中读到的精美语句、相关知识。因为学生的兴趣不同,用心程度不同,摘抄本、剪报本完成质量存在巨大的差距,对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指点,并帮助那些不用心的学生迎头赶上,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应鼓励学生坚持,坚持,再坚持。
教师了解学生,但是未必完全了解学生。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为其他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看的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轮流做每周一次的图书推销员。在图书推销活动中,学生不仅介绍了好书,也给予了教师了解学生的机会。学生推荐的书籍包罗万象,但是往往能抓住同龄人的心,这是教师所欠缺的。学生介绍书籍的时候,教师切忌妄加评论。尤其是学生介绍的书不太合适时,教师应该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引导,如果直接进行否定批评,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会遏制其他学生读书的愿望。对于小学生而言,喜欢哪类型书籍是一个逐步选择的过程,需要教师用心引导和正确指点,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成长的过程。
此外,教师还可在每学期举行读书节系列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盛大的节日。学生会在读书节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如剪报本、摘抄本、古诗词背诵等等。读书节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肯定,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成就感。
少年儿童时期,正好是人生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读什么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能影响他的一生,并且是以后所不能弥补的。在这个最佳时期,如果语文教师能将人类文化的精品、人类最优秀的作家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阅读,即意味着学生在少年时期——人生起始阶段就在和最精粹的文本对话、最杰出的人物沟通、最高尚的灵魂畅谈。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一定是人文底蕴深厚、内在丰富、较高素质的人。
小学语文教师,请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让阅读陪伴学生的一生。这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责编 张翼翔)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