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期刊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7267 浏览:227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体验,重视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促使学生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从而完成知识的“发现”与“获取”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列举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几个实例,来阐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主动学习的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概念掌握 规律发现 问题探究 解决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情景创设,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通过实践发现,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高有较大促进。

一、、开展合作学习,加快概念掌握

“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教师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各小组争辩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

二、开展合作学习,指导规律发现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善于应用。”教师应细致推敲研究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剖析知识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例题的功能。
分数化成小数,书上只介绍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25、50、125等的特殊分数,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125=(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简便的方法吗?”学生带着悬念纷纷自找伙伴进行合作探究。当教师听到同学“这怎么做呀”的话语时,轻声提醒:“能否将1/125变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茅塞顿开,在思索讨论的基础上很快解答了问题。

三、开展合作学习,加深问题探究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实验、理解掌握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悟出除法中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先让它们动手操作,“分别那出9根、10根、11根、12根的小棒,要求每4根分别摆成一个正方形,各能摆成几个正方形?分别剩下几根?”再列式计算:9÷4=2——1;10÷4=2——2;11÷4=2——3;12÷4=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小组讨论:“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中可能?除数和余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学生有了思维空间,经过交学术论文下载www.618jyw.com
流启发就能回答出: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1、2、3;除数大,余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由于学生有了操作感知经验,牢固地形成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教师进一步引导各小组开展猜想活动,内化概念。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如果余数是10,除数应在什么数与什么数之间?学生争论激烈,问题都迎刃而解。

四、开展合作学习,精选解决策略

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细心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合作探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出准确的答案。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算出“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30度、33度、31度、32度、29度、32度、33度,这一周平均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度?”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批、互评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30+33+31+32+29+32+33)÷7≈31(度);30+(3+1+2-1+2+3)÷7≈ 31(度)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最新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一般解法,还学会了用“假设的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能力较强或思维活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是出乎教师的意料,他们敢于创新求异,跨出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沈重予:《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2004年11月6日在贵池实小所作的报告。
[3]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作者简介:李丽芳,女,河北蠡县人,1981年3月2日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辛兴学区南宗小学。1999—2000年曾在蠡县辛兴中学任教,教初一数学;2000年至今一直在蠡县辛兴学区南宗小学任教,担任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2010—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学区“优秀教师”及县级“优秀教师”的称号;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