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刍议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活动开展要求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5680 浏览:164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性学习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广泛运用,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探究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流于形式,无实质内容,不仅效益低下,甚至浪费课堂时间.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探究,让探究活动发挥最大的效益?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诸方面略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探究的前提

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是掌握知识的桥梁. 只有爱学生,师生间心灵相通,思想相通,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愉快并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源于:科技论文www.618jyw.com
生在舒展自由的氛围中开启思维、放飞思绪. 教师要以满腔热情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见解. 鼓励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老师争辩,尊重老师但不迷信老师,要有冲破一切束缚追求真理的勇气. 这样的课堂上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闪耀着积极、奋发、智慧的光芒.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效探究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学生对探究问题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问题兴趣浓厚,他们才会有效激发大脑组织的功能,从而使学生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各名同学,大家看,图中有两只盆,里面有很多水果. 现在有7只小猴来吃水果,想象一下,小猴吃水果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情况呢?你能在下面给它们分一下吗?在这样一个富有生趣的问题的引领下,枯燥的数字也变得活泼鲜活起来,学生们一下子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7可以怎样分的问题.

3. 把握新知学习的起点

开展探究活动前,了解学生认知基础,对学生的认知情况了然于心,是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之一. 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相关信息,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入点,使教学活动有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如在教学“倍数的知识”时,我原先的设计是,通过四次分别摆2根小棒,认识8根是4个2根,所以就说8是2的4倍. 在前一个班上课时,我按照预先设计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学生的表现也平平常常. 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有几名学生看到了我在黑板上板书的课题,私下里嘀咕了句:“倍数谁不知道啊!”我立刻接上了他们的话:“那你们说说看,倍数是什么意思?”“知道,比如说6是3的2倍,10是2的5倍……”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立即调整了原先的预设. 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要求:摆2行小棒,要求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倍数. 一声令下,学生们立即忙碌起来,他们想的办法多种多样,摆出了形式多样的“倍数”,而且通过比较还发现相同根数的小棒还可以摆出不同的“倍数”,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倍数”这一概念的认识. 可见,了解、发现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注意学生学习的起点,适时调整探究活动,才能真正组织好探究活动,实现有效探究的目的.

二、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探究的途径

1. 引导学生积极猜想

如在教学“体积” 公式时,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能否创造一个公式,使它既能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也能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不一会儿就纷纷发现只要用底面积 × 高就行,并解释了理由. 接着我继续引导发问:你能否猜一猜,运用这个公式你觉得还能计算哪些物体的体积?学生的猜想能力、创造能力是无穷的,他们的思维水平往往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不一会就有学生“急不可耐”地大声说:“老师,这个公式也可以计算‘三角形体’(三棱柱)的体积,还可以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并说明了理由. 在上面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了两次大胆猜想,先猜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公式,又猜想了这个公式的其他应用. 再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知识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搭出一个长方体框架,操作后让学生交流并谈体会:有的说一共用了12根小棒;有的说相同方向的小棒长度必须相等;有的说我们搭不出一个长方体,因为材料里面有一组只有三根小棒的长度相同……最后教师再追问:把相同方向的小棒看作一组,搭一个长方体应要几组小棒,每组几根?为什么?……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心中就充分显示出来了,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惬意.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探索活动中体悟并理解了知识.

3.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

语言是内在情感的流露,是个体思维的体现. 探究活动之后的交流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内心体验的反馈,它不仅有助于让学生思辨错误认识,实现彼此之间的思维共享,更能充分暴露学生的各种观点、方法和思考,并通过碰撞、争辩,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在探究中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说的机会,鼓励他们敢说、乐说、愿说. 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激发、智慧的灵感才会越燃越旺,从而品尝到探究的乐趣.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确的理解探究性教学,摒弃程式上的刻意追求,让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数学,在学习探究中学会学习,确实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创新品质方面的作用,从而不断丰富学生认知,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